千千小说
千千小说 > 大明皇长孙 > 第316章:我大明未来可期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16章:我大明未来可期

  大明皇长孙

,大明皇长孙</p>

朱棣现在毫无疑问,肯定是要像皇室宗人府,申请海外封国的。</p>

册封文书批准下来,他就可以开始组建内廷了。</p>

流程不重要,关键的是人才。</p>

谁都清楚,一个国家没有人才支撑,是很难长久的,尤其是在倭国那样远离大明的地方,懂汉文汉语的都没几个,更别提招收本地土著了。</p>

所以朱棣只能在京师这边,开始大量的招聘人才,只等打下倭国,就迅速的搭建自己的草台班子,稳定局面。</p>

李景隆就是他早就相中的人才。</p>

虽然在后世有草包的嫌疑,但毫无疑问,就文武水平而言,放眼整个大明综合水准下,李景隆也绝对是数一数二的人才。</p>

最关键的是,他上马能打仗,下马能治国,在通商贸易这块,还有着丰富的经验。</p>

这样的人才,哪怕是现在的大明,还真就没几个。</p>

朱棣对于这些非常清楚,加上本身的关系,肯定要先下手为强。</p>

很显然,听到表叔如此说,李景隆也没什么好犹豫的,直言道:“表叔此去建国,能够看重侄儿,是侄儿的荣幸,必然不会辜负表叔的期望。”</p>

听到李景隆这么爽快的答应,便是心中本来就有把握,朱棣还是非常的高兴,端起茶杯说道:“你我自小一同长大,虽为表侄,实则亲如兄弟手足。”</p>

“这一去倭国,怕是辗转十数年,方有再回大明之日,如此长的时间,有劳景隆了。”</p>

朱棣有些感动的说道。</p>

招募人才一同去倭国,其实是很难的,稍微有点名气,或者在大明生活得不错的,基本上都会拒绝。</p>

倭国那等地方,在大明人心中,就是一块蛮夷之地,不懂礼义廉耻,去了大概率有辱斯文。</p>

在招募人才这一块,还是非常的艰难的。</p>

李景隆作为曹国公,皇亲国戚,陛下之亲外甥孙,在整个大明,基本上是横行无阻。</p>

除了少数那么几个,稍微需要忌惮一下,其余人可以说都没必要放在眼里。</p>

放弃富贵奢华的生活,跟他去那等蛮夷之地,这样的行为,是绝对的义字当头。</p>

这份情谊,让朱棣的心中,有一股暖流涌动。</p>

李景隆微微思索一番,继续道:“表叔,我那边还有几个要好的兄弟,我去游说一番,都是能文能武的,或许还能为表叔再招来几个。”</p>

听到这话,朱棣越发感动了。</p>

直接起身作揖道:“谢过景隆。”</p>

......</p>

“皇侄,咱就这么个样子,你可不能放着不管呢,不然我这从哪里找人去,倭国那等地方,一群蛮夷,总得是要发展的吧。”</p>

“我这名声,都被燕王那厮给整臭了,肯定就是他给我弄的,现在出去吆喝一嗓子,都没人搭理。”</p>

“这可太难受了,皇侄,你必须要帮一下三叔,三叔相信你,只要你给出点主意,肯定能把这事给解决的。”</p>

坤宁宫内,朱棡喋喋不休的说道。</p>

朱英坐在对面,颇有些感到无语,也不知哪个给晋王出的馊主意,让他来缠着自己。</p>

微微思索一番,朱英顿时就有了目标,秦王朱樉。</p>

不得不说,这次和秦王朱樉见面后,朱英就发现这个昔日被美色所迷惑,有些颓废憔悴的二叔,如同完全换了人。</p>

朱英看人很准的,而且朱樉的气质变化也很大。</p>

能够给晋王出这种主意的,大概也只有秦王朱樉了。</p>

朱棡看着面前思索的大侄子,内心狂喜。</p>

有戏。</p>

看来二哥还真靠谱了许多,枉我还想自己找人,现在完全可以指望大侄子帮我搞定。</p>

没过多久,朱英开口说道:“我这里倒也确实有个想法,或许能帮三叔招募些人才。”</p>

朱棡眼睛一亮,连忙问道:“皇侄,是怎样的想法。”</p>

朱英微微一笑道:“海外藩国,人才招募会。”</p>

其实这已经是朱英早有想好了的计划,从安排藩王们去海外建国,朱英就已经开始在心中做打算了。</p>

毕竟在朱英的心中,不管是对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甚至是燕王朱棣,都还是这在乎的。</p>

或许跟燕王朱棣间有那么一点小小的矛盾,在这事在朱英的心中,早就已经是过去式了,他怎么可能特意针对朱棣呢,对吧,不可能,绝对不可能。</p>

藩王们去海外建国,朱英可不是为了消除藩王们对中央朝廷的影响,而是为了更好对汉文化的传播,亦或者扩充大明疆域。</p>

这点底气,朱英还是有的。</p>

这次的人才招募计划,也是在朱英的准备之中,帮助藩王稳住藩国,发展经济建设,甚至是jūn_duì 的培养和支持,都是属于朱英的扶持之中。</p>

“人才招募,皇侄的意思是,朝廷来帮忙吗?”朱棡有些疑惑的问道。</p>

朱英点点头,道:“没错,这次将会昭告全国,诚邀天下有识之士,一同跟众位叔叔去海外发展,这天下,很多读书人,都是想要一条出路的。”</p>

“众位叔叔去海外建国,对于许多读书人来说,也算是第一批元老,追随的人,当会不少。”</p>

朱棡问道:“如此遥远,一旦过去便是拖家带口,有流放之嫌,我怕很多人,会对此心存顾忌。”</p>

朱棡的话倒是没错,目前别的地方不说,至少在朝堂上的官员们看来,这跟着去海外藩国,与流放何异。</p>

这一去,便就是一去不回,埋骨他乡。</p>

谁不想落叶归根呢。</p>

“放心吧。”朱英笑了笑。</p>

“读书人在这天下,还是很多的,而且并不是说没有科举入仕的,就一定差到哪里去,朝堂上这么多官员,又有几人是真正科举入仕的,这关键,还是要看个人。”</p>

“或许科举考不上,但在治理地方,教授学生,施以教化这块,将会有不错的能力。”</p>

“对于三叔而言,拉人去藩国,那自然是多多益善,哪怕是群酸儒,也是非常不错的,当地的土著交换过后,也是非要有用的劳力,人口才是关键。”</p>

听着大侄子的分析,朱棡有些似懂非懂的点点头。</p>

真要说懂没懂,终究还是一头雾水。</p>

文化入侵这样的手段,对于热爱打仗的朱棡来说,还是有些难以理解的,不过知道大侄子会帮自己拉人就行了。</p>

“只是刚才皇侄所说,好像是所有藩王,都能够参与的吗。”朱棡再次问道。</p>

他想要的,就是在倭国,狠狠的压制燕王朱棣一头,现在大侄子这么说,似乎并非他独有。</p>

朱英解释道:“三叔的想法,侄儿还能不了解吗,人才招募的事情,自然是所有叔叔都能参与的,毕竟是由朝廷牵头举办,若是过分的话,会有失公允。”</p>

“不过三叔无须担忧,这次在海外建设藩国,我麾下群英商会,将会提供最大程度的支持,不仅仅是在钱财上,包括藩国建设,人才培养,更是包括军备,甚至是在战争上,情报上,都会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p>

听到这话,朱棡顿时就开心了起来,甚至走过来拍了拍朱英的肩膀。</p>

“三叔这后半辈子,就交给皇侄了。”</p>

像是朱棡这种,最不喜欢的就是管理内务,听到朱英在内政各方面都会有安排,他自然就放心了。</p>

朱棡是吃到过甜头的,在浙江沿海那边平倭的时候,除了打仗,他什么都不用管,所有的一切,群英商会都会给他安排好。</p>

甚至是各种宣传,美食,情报,粮饷的准备。</p>

可以说在浙江沿海的时候,很大程度除了jūn_duì 外,全部都是群英商会在弄。</p>

也是朱棡生平第一次,在进入到某个县城的时候,竟然受到了百姓的夹道欢迎。</p>

那种感觉,倍儿爽。</p>

朱英看到朱棡这边,也算是比较高兴。</p>

对于倭国三藩,朱棣那边肯定是不用多想了,很大程度上会对群英商会进行排斥,估计要等到了倭国后,经历那么一段时间的悲惨日子,才能够认清现实。</p>

而朱棡这边,便就是朱英远程操控了。</p>

跟自己打造没有什么区别。</p>
请收藏本站:https://www.xnfc120.com 千千小说。手机版:https://m.xnfc120.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