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千千小说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二百零四章 鹰派与鸽派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零四章 鹰派与鸽派

  我的公公叫康熙

一顿烤肉,吃了半个时辰,才散了。</p>

康熙带着大阿哥离去。</p>

就剩下兄弟几个,九阿哥笑着锤了捶十阿哥的肩膀,说道:“去了宗人府就好好干……到时候也学信郡王,十年二十年的挂着宗令……”</p>

信郡王鄂扎,开国第一功王豫通郡王之孙,太祖曾孙。</p>

这一支曾掌正白旗,后正白旗归到上三旗后,这一支划到正蓝旗,是正蓝旗的第二势力。</p>

正蓝旗的满洲都统,现下就由这一支的宗亲担任。</p>

虽说比不得几家和硕亲王府,可在郡王府中,这一支也是排在前头的。</p>

不过祖辈的战功吃了两辈子,有些后继无人的意思。</p>

信郡王的年岁与康熙相仿,也是四十好几的人。</p>

这些年在宗人府,都是和稀泥的差事,轻易不与人红脸。</p>

毕竟宗人府具体的事务有宗人府丞打理,宗室里需要震慑的还有左右宗正出面,他就是老佛爷,充个门面。</p>

等到七、八年,十阿哥历练出来,那边也该到了让位的时候。</p>

十阿哥笑着听了,没有九阿哥想的那么乐观。</p>

真要到自己掌宗人府的时候……</p>

且有的熬……</p>

宗人府熬得不仅是爵位高低,还有辈分高低。</p>

否则有点什么,论起辈分什么的,也都麻烦。</p>

如今宗令与两位宗正,都是汗阿玛同辈的兄弟。</p>

说起来,皇室这一支,自太宗皇帝开始,排行就靠后,比礼烈亲王的儿子就大几岁。</p>

等到世祖皇帝,更是太宗皇帝的老来子,与长兄相差将近三十岁。</p>

也就是肃武亲王子嗣艰难,要是那边子孙繁茂的话,孙子都是世祖皇帝的岁数。</p>

两代人下来,皇室这边的辈分就比宗室王府那边要高。</p>

如今太祖皇帝孙辈凋零的差不多,即便有剩下的也是老朽不出。</p>

曾孙这一辈,即皇上的堂兄弟、从堂兄弟、族兄弟们,实际上也在世不多了。</p>

如今宗室王公,更多是太祖玄孙这一辈,就是皇帝的子侄辈。</p>

舒舒也得了十阿哥去宗人府学差事的喜讯,真心欢喜。</p>

或许,这才是十阿哥的既定道路。</p>

这种规划,才更符合他的身份。</p>

结果被他的好九哥坑沟里去了。</p>

十阿哥想起一事,低声吩咐了身边太监几句。</p>

没过多久,那个太监抱了个锦盒过来。</p>

十阿哥对舒舒道:“方才忘跟九嫂说了,这就是钮钴禄家进的手弩……胜在小巧,九嫂留着使……”</p>

这个东西,寻常也用不上。</p>

也就是这些日子在围场,才有可能试试。</p>

锦盒不小,两尺来长,一尺半宽,</p>

打开来,露出里面的手弩。</p>

同舒舒之前以为的,系在手腕上,比手枪大不了多少的形象完全不同。</p>

像是缩小的弓,还像放大版的弹弓。</p>

就是弓与弹弓的综合体。</p>

一尺半宽,一尺半长。</p>

弩身主体是包铜的硬木,有些配件用的百炼钢。</p>

只配了五支箭。</p>

箭头泛着寒光,也是锋利无比。</p>

十三阿哥移不开眼,摸着弩身,差点流口水。</p>

九阿哥则对舒舒道:“爷前两年试过,这弩别看不大,劲儿可大,射程可达六十丈……”</p>

舒舒听了,也是咋舌。</p>

要知道现下常见的清弓是重弓重箭,射程最远只有三十丈左右,这个手弩是那个的两倍。</p>

不过,弩是不是违禁武器?</p>

舒舒想了想《大清律》中的规定,“私铸红衣等大小炮位及抬枪者,不论官员军民人等及铸造匠役,一并处斩,妻子给付功臣之家为奴,家产入官,铸造处所邻右、房主、里长等,俱拟绞监候。”</p>

朝廷延续《大明律》,重点禁的是火器,还有就是马甲、傍牌、旗纛、号带这些应禁军器,弓箭、枪、刀、弩、鱼叉、禾叉不在禁止之列。</p>

十三阿哥喜欢兵事,也看了不少相关书籍道:“在明朝之前,弩箭无敌,尤其是唐宋时,用于装备禁军……”</p>

不过元时禁了。</p>

到了明朝,火器大兴,弩就失去军中重器的地位。</p>

不少床弩的制造图,已经失传了。</p>

“此一时彼一时,弩曾代替弓箭,鸟枪会取代弩的……”</p>

九阿哥随口说道。</p>

十阿哥点点头道:“是啊,那样的话,八旗就失了震慑,朝廷禁止火器也是这个道理……”</p>

舒舒叫人上了茶,众人坐下吃茶。</p>

她心中,也在想这个。</p>

因为八旗人少,为了稳定,禁止火器的发展。</p>

可是国内压下来,国外能压下来么?</p>

“此消彼长,怕是十年、二十年后,只能锁国自保……”</p>

十阿哥皱眉道。</p>

舒舒十分惊讶。</p>

她有上辈子的记忆,也晓得这个发展趋势。</p>

十阿哥单凭朝廷禁火器,就能想到这个,目光十分精准。</p>

九阿哥则道:“老十你真是杞人忧天……这么大的地盘,能经营妥当就不错,自给自足才好,不受掣肘……门户严些,也省了边患……”</p>

说到这里,他看了眼十三阿哥道:“十三,你们应该学过疆域与边患这块了,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p>

十三阿哥听着两位哥哥的话,觉得都有道理,就有些拿不定主意支持那个,新</p>

关门防盗是个方式,可是那盗贼就真的拦在外头,保了平安么?</p>

十三阿哥望向舒舒。</p>

舒舒想了想道:“百年之内,应是无碍的……”</p>

偌大的中国,数亿人口基数,就像是一头大象。</p>

现在已经进入殖民时代,欧洲诸国还在开发土著。</p>

政体完整的东方大国,在他们眼中神秘而富饶。</p>

即便心生贪婪,也不会自不量力地挑战。</p>

多是蚕食了周遭小势力后,留在最后瓜分。</p>

九阿哥笑着说道:“所以说老十杞人忧天……如今天下太平,盛世初现,想那么多做什么?”</p>

十阿哥点点头:“是啊,想那么多做什么……”</p>

他们能想到这些,汗阿玛想不到?</p>

那些朝廷老大臣想不到?</p>
请收藏本站:https://www.xnfc120.com 千千小说。手机版:https://m.xnfc120.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