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千千小说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第347章 党争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47章 党争再起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当然白眼狼也是不少,但那不是儒林的主流。</p>

有这样的一层关系在,无论范中杰承认与否,别人都会把他划入东林党。</p>

其次范中杰还是冒襄的同门师兄,而且在这次山阳之战中跟阎应元、冒襄并肩作战两个多月,这种大战当中结下的生死情谊,才是最诚挚的。</p>

有了这一层关系,范中杰跟士子营的关系也不会差。</p>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范中杰据说还颇得崇祯的赏识。</p>

坊间甚至一度有传言,崇祯要把范中杰调往内务府任职。</p>

所以说让范中杰顶替孟兆祥,接任实际负责吏部事务的吏部左侍郎,他们认可,圣上也认可,可以说是双赢,再好不过。</p>

至于此事的好处,最大的好处就是将孟兆祥从吏部赶走。</p>

孟兆祥凭借国难九卿的身份,不依不靠,隐然自成体系,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于东林党以及帝党之外的体系,已经有不少的低阶京官暗中依附于他,长此以往,就会在朝中形成一个以国难九卿为核心的文官集团。</p>

这是高弘图、姜曰广他们绝对不能容忍的。</p>

作为经历过阉党与东林之争,浙党、楚党、齐党混战的东林党老人,高弘图、姜曰广他们绝不会允许新的文官群体崛起。</p>

党争这种事,必须扼杀在萌芽状态。</p>

所以高弘图才会想出以范中杰来接任孟兆祥。</p>

至于孟兆祥,就官升两级左迁礼部尚书好了。</p>

礼部的实权虽然不如吏部及户部,论清贵却是六部之首。</p>

而且孟兆祥在左迁礼部尚书之后,下一步就能廷推入阁,如此安排,方方面面都能说得过去,圣上多半也会认可。</p>

果然,高弘图这话刚一说出,姜曰广和解学龙两人便当即表态支持。</p>

这让史可法感到更加的憋屈,这首辅当得是真没意思,干脆让贤给高弘图算了,可遗憾的是他才四十岁出头,致仕还早。</p>

就算真的要致仕,也该是高弘图。</p>

毕竟高弘图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p>

解学龙又接着说:“范中杰调吏部任职,那么支廷谏呢?”</p>

高弘图也是真不客气,再次一言而决道:“至于支廷谏,虽说仅只是举人出身,但是此番毕竟有功于国家,有功于社稷,理当嘉勉,不如就由他接任范中杰空出来的位置,直接担任淮安府的知府吧。”</p>

这个就厉害了,县长升市长!</p>

“这!”姜曰广说道,“会不会超擢太甚?”</p>

从一个正七品的知县,一下擢升为正四品的知府,这是连升六级!</p>

如果是京官外放地方,尤其是科道言官或者太子潜邸官员,品级连升六级其实也没什么,可是支廷谏并非京官外放,而且不是进士出身,这就离大谱。</p>

解学龙也说道:“是啊,支廷谏接任淮安知府不妥。”</p>

史可法倒是支持高弘图的意见,可是他却不想说出来。</p>

最后高弘图退让一步说:“既然如此,就授淮安府同知,署知府事。”</p>

府同知只是正五品官员,从正七品知县直升正五品同知,连升四级也是很夸张,但是没有直升知府那么的惊世骇俗。</p>

姜曰广和解学龙这下表示认同。</p>

“这件事就这么定下了,回头再让吏部走一下流程。”高弘图看了一眼史可法,又接着说道,“还有一事须及早议决。”</p>

“那便是淮安府所编练的乡勇。”</p>

“是时候由地方官员接管这些乡勇了。”</p>

史可法三人的目光便同时落在高弘图身上。</p>

这么着急的吗?这可是从圣上手中抢夺兵权。</p>

显然,此时文官集团已经感受到了皇权的威胁。</p>

如果任由崇祯在黄淮防线经营下去,继把持了边军之后,又通过士子营把持淮安府的二十万乡勇,圣上真就变成永乐大帝第二。</p>

一个手上握着兵权的皇帝,文官还拿什么制衡?</p>

所以,边军的指挥权可以交给皇帝,但是淮安府的乡勇不行。</p>
请收藏本站:https://www.xnfc120.com 千千小说。手机版:https://m.xnfc120.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