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千千小说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第432章 骑兵提督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32章 骑兵提督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圣上,杨展好不容易将张贼赶到川北,眼看着张贼马上就要败亡,却没想到居然出了这样的事情,这袁韬和武大定两人属实该死。”徐应伟肃然道,“只不过,臣更担心袁武二贼跟张贼沆瀣一气,则四川的局面就会很棘手。”</p>

崇祯内心也是悔,早知道就应该早点干预。</p>

本来四川的局面真的挺好的,杨展的兵力虽然少,却愣是打得张献忠的十几万大军难以招架,彭山口战败后,张献忠甚至已在考虑放弃成都,向着川北转移了,张献忠的地盘也迅速缩小到川北几个府。</p>

但就在这节骨眼,杨展死了。</p>

而且是比历史上提早了两年。</p>

这下真是搞得崇祯措手不及,一点儿准备都没有。</p>

可现在杨展一死,他的部众就落在了袁韬、武大定两个军阀手里,这两个家伙敢在这时候干掉杨展,自然也不会将大明朝廷放在眼里。</p>

所以给两人加官晋爵并指望他们继续进剿张献忠,那是痴心妄想。</p>

朝廷要是逼急了,武大定和袁韬这两个反骨仔没准真会反过来跟张献忠联手,总之在他们眼里只有地盘jūn_duì ,忠义二字根本不存在的。</p>

顿了顿,徐应伟又接着说道:“另外,臣这还有忠贞侯的一封书信。”</p>

“忠贞侯的书信?”崇祯一下子反应过来,“秦良玉想要征讨四川?”</p>

“是的。”徐应伟点点头说道,“忠贞侯说只要给他四万湘鄂西土兵外加足粮足饷,就能替圣上扫平四川,剿灭张献忠诸贼。”</p>

说到这,徐应伟又取出书信递与崇祯。</p>

阅罢书信,崇祯不免有些犹豫,准是不准?</p>

秦良玉的忠诚那是毋庸置疑的,为了大明,石砫宣抚司几乎是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全大明所有的土司全反了,秦良玉也绝对不会造反。</p>

但是秦良玉的统兵作战能力就必须打个问号。</p>

因为秦良玉几次单独领兵作战的履历并不漂亮。</p>

虽说这跟文官掣肘有很大关系,但败了也是事实。</p>

但是除了秦良玉,似乎也没有更加合适的人选了。</p>

堵胤锡、金铉又或者杨畏知等人能力肯定没问题,但是急切之间把他们调去湖广,未必能让湘鄂西的十万土兵服气,秦良玉就没有这层顾虑。</p>

当然,崇祯亲自去也是可以的,但是徐州明显更加重要。</p>

而且崇祯还能猜到秦良玉的一层隐含的心思,那就是给李香君铺路。</p>

不出意外,秦良玉这次伐川若是真的建了功,她肯定会把主要的功劳归于李香君,从而真正完成她们师徒两人之间的传承。</p>

想到这层,崇祯终于下定决心,那就试一试。</p>

反正以秦良玉的能力加湘鄂西土兵的战斗力,大败是不可能大败的。</p>

当下崇祯回过头吩咐王承恩说:“王大伴,你以朕的名义给忠贞候写封回信过去,就说四万土兵少了,既然要打就十万土兵倾巢出动。”</p>

“再让王夫之率领十五万新军协同忠贞侯伐川。”</p>

“伐川所需之粮饷,按照标准从内务府的官仓拨付。”</p>

“再让治水御史李蛟正募集民夫以及湖广商队给大军转运粮秣军需。</p>

稍稍一顿,又说道:“再给云南提督杨畏知发个急递,让他率军五万从东川府及四川行都司出兵北上,从侧翼策应秦良玉。”</p>

这就是崇祯的逻辑,以前兵力不足那也就罢了。</p>

既然现在不缺jūn_duì ,就拿兵力数量直接碾压你。</p>

你张献忠不是兵力号称二十万?朕就调三十万真正的大军来征讨你,至于武大定和袁韬二贼,不过是顺带而已。</p>

“老奴领旨。”王承恩转身欲走。</p>

“先等一下。”崇祯却又叫住王承恩接着吩咐说,“让胡国柱召集骑兵营,再派人去石灰山把定王召回来。”</p>

“老奴领旨。”</p>

王承恩这才转身走了。</p>

徐应伟肃然道:“圣上要去徐州?”</p>

“朕肯定得去。”崇祯也是一脸的严肃,“建奴始终是我大明的头号大敌,与建奴之间的每次作战都很重要,不可有丝毫的掉以轻心。”</p>

“臣,谨受教。”徐应伟向崇祯深深一揖。</p>

然后起身说道:“圣上,臣回营准备去了。”</p>

“去吧,再转告阎应元,朕就不给你们壮行了。”</p>

“请圣上珍重,臣告退。”徐应伟再一揖,转身离开。</p>

送走了徐应伟,崇祯又跟方以智打过招呼,也顾自离开。</p>

当崇祯来到金川门外的骑兵营的营地之时,胡国柱早就已经将一万骑兵召集起来。</p>
请收藏本站:https://www.xnfc120.com 千千小说。手机版:https://m.xnfc120.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