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千千小说 > 家乡纪事之我所知道的铁道游击队 > 第五十一章 穿越涧头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五十一章 穿越涧头集

  家乡纪事之我所知道的铁道游击队

褚雅青和林登海进了一个不起眼的小院子,一个二十左右的青年迎了出来,他就是褚雅青的另一个警卫员郭文斋,台儿庄人。褚雅青挑亮油灯:”林子,小郭,这次派你俩去运石印机,任务还是有点风险的,小郭这次行动听林子指挥,得充分发挥你本地人的优势。要注意,石印机那个石板是机器的关键部件,比较脆,一定不能硌破了。</p>

你俩早点睡觉,明天一早去黄丘套,路上再商量怎么办吧!我要先去峄县,等你们完成任务,咱们峄县再碰头。”</p>

第二天天未亮,褚雅青径自离去,郭文斋问林登海:“林哥,这里离黄丘套不到二十里地,咱们直接去吗?”</p>

林登海沉吟半晌:“从黄丘套到泥沟,需要穿过五条河,其中北运河的巨梁桥离黄丘最近,但是巨梁桥自库山战役之后,保安团加强了防卫,巨梁桥附近也没有村镇,石印机又是个大家伙,用什么运才能不引人注意呢?</p>

咱先沿巨梁桥往下踩踩点,看看走哪条路比较保险,还得到台儿庄找个地方把枪藏好。”</p>

三天后,一辆骡车从黄丘的山坳里缓缓驶了出来,车上装了满满一车煤泥,这车比常见的车大了一些,车帮两边加了护板,骡子拉起来也有些吃力。车辕上坐着一个拿着鞭子的青年,脸上身上都是黑呼呼的煤灰,正是郭文斋。而林登海为了不让骡子太累,在车边跟着走路,背上的包袱鼓鼓囊囊的,也不知道装了什么!</p>

骡车出了黄丘套,转弯就上了向东北去往涧头集的大道。贾汪煤矿的优质煤非常出名。但是普通的百姓是烧不起煤的,都是买来煤泥浇水和上麦秸和细土做成煤球晒干,垒到墙角,冬天的时候烧炉子做饭取暖。现在正值秋季,正是储备煤球的季节,所以通往贾汪的大路上煤灰飞扬,也偶有运煤的车辆来回穿梭,这样林登海的骡车就不那么显眼。</p>

“林哥,东边那个山为啥叫羊蹄山?也不像个羊蹄子啊!嘿嘿!”郭文斋似乎是比较无聊,琢磨起周边的风景来。</p>

林登海答道:“咱上哪知道去?前面还有个米山呢!山上也没米啊!”</p>

初秋的季节,天气凉爽,白云片片,地里的高粱刚收割完,可以一眼望到周边的风景,路边的杨树叶子还没有泛黄,风吹过沙沙作响,天上一群大雁一字排开,正在往南飞行,它们要去南方过冬了,而北方的冬季很快就要来了。</p>

两人也不着急,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逶迤向北行进。</p>

走到米山山脚的时候,突然一队身穿黄衣,肩扛长枪的人从山脚转了出来,只见这队人马里面夹杂着百姓拉着空牛车,一路烟尘滚滚地冲过来,郭文斋赶忙将骡车赶到路边,林登海走到骡子前方,拽住骡背上的鞍桥让骡子缓缓前行,并示意郭文斋把好方向,别让车掉到路边的沟里。</p>

这时,这队人马已经走到跟前,两个伪军打扮的人端着枪就扑了上来问道:“你俩是干什么的?”</p>

林登海忙上前躬身说道:“两位长官,俺是台儿庄的,刚从贾汪弄了车煤泥,准备给俺舅晒煤球,留着冬天给老太太取暖。”</p>

两个伪军围着骡车转了两圈,没看出什么问题,转身回去给领队的人汇报:“赵队长,是两个小孩运煤泥,没看到粮食。”</p>

那个姓赵的队长骑了匹马,打马过来也不说话,狠狠地盯着林登海和郭文斋。林登海耳朵比较灵,听到士兵叫“赵队长”,估计他是涧头集土顽龙希贞的小队长赵二毛,就陪笑着问道:“是龙区长的部队吗?”</p>

赵二毛觉得这个骡子不错,车又大,回头看了看队伍里那些空牛车,“哼”了一声,对着林登海说:“他娘的,把车上的煤泥给我扔沟里去,跟着去抢粮食。”</p>

郭文斋一听急了,说道:“俺还得回台儿庄哩!”</p>
请收藏本站:https://www.xnfc120.com 千千小说。手机版:https://m.xnfc120.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