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千千小说 > 万历佑明 > 第一百六十二章 处置科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六十二章 处置科臣

  万历佑明

张四维没有回答张四教的问,却在这时只盯着张居正所居的首辅官邸,道:</p>

“紫禁城乘肩舆,又能居台阶最高之官邸,得是多志得意满?”</p>

“兄长早晚也能如此!”</p>

张四教言道。</p>

张四维沉下脸来:“那得先废了枢密院再说!”</p>

接着,张四维接着就又道:“只是不知道这一切是不是天子之意,而他张居正明是权臣,实则是在为天子压制百僚?!”</p>

“因为,没谁会真的愿意,让天子真的再次兵强马壮起来!”</p>

张四教道:“不是说,是因为不想大的倭乱与庚戌之变再次发生吗?”</p>

“呵,倭乱与庚戌之变对我们这些大族人家来说有什么要紧?!”</p>

“哪怕是亡国,也不过是易姓改号而已,这天下无论是哪家为主,还得是靠士大夫替治理。”</p>

张四维在自己弟弟张四教面前说的倒是比较直白,又因是在室外,能看清有没有人靠近,也就更加没忌惮,而说着就又道:</p>

“不过也难说,张江陵、方嘉鱼、王阳城这些人,或许是真的信了《左传》里的话。”</p>

“那兄长也没必要想太多。”</p>

“无论是不是出自天子授意,现在这张江陵是真的不能让其继续掌权了,哪怕是真属于天子之意呢,也得倒了张后,才能看清楚,这背后操权的是太后,还是天子本人,或者是司礼监大榼。”</p>

张四教言道。</p>

张四维颔首:“你没说错,只是倒张就得先让其臭名远扬,村妇小儿皆知其恶!”</p>

接着,张四维就对自己弟弟说:“你回扬州后,把今日你看到的,记得花钱雇人把这事传出去,就说连堂堂枢密使都为张家走犬,军机大事不先奏天子而先奏江陵,这天下到底是张家的还是朱家的。”</p>

自明孝宗从户部尚书叶淇之请,将纳粮开中改为纳银开中后,大量盐商就开始内迁。</p>

因为盐商不用再在边镇搞商屯,以能就近产粮食,且换得盐引,然后再南下换盐,而是直接内迁至产盐的扬州一带,在户部纳银换得盐引后,就可以直接在扬州换盐。</p>

张四维的家族也因此早就开始有族人内迁,其弟张四教这一房就已先迁去扬州,且成了扬州的大盐商。</p>

……</p>

“许多人将来都是必须要保住的。”</p>

乾清宫。</p>

朱翊钧看着眼前写满名姓的屏风,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p>

枢密院发生的事,他已经知道,乃至方逢时被顾宪成、李三才、魏允中三人拦住的事,他也清楚。</p>

锦衣卫的探子与细作已经这些人说的话都告知给了他。</p>

还是那句话,万历新政在财税上的改革,让朱翊钧这个皇帝有了足够的经费,去加强锦衣卫的情报工作。</p>

朱翊钧也就因此知道更多的事。</p>

哪怕他,现在还只是居于深宫之中。</p>

现实就是如此,任何事都得建立在经济的基础上,当钱给的足,锦衣卫办事也自然更认真。</p>

忠义这些道德,也只能是让人在经济得到保障后,更愿意选择的东西而已。</p>

对于锦衣卫而言,也是一样。</p>

皇帝银子和权贵官绅暗中给的贿赂相比,前者自然更干净也更安全,也自然更愿意拿皇帝的银子,为皇帝办事。</p>

但如果皇帝不给足银子,他们为了生活,也只能为权贵官绅干活了,能不帮着暗害皇帝都算是有底线了。</p>

朱翊钧则也因此,更加深入地看见了,大明为何会在万历之后,不到三十年就迅速出现两京先后沦陷,河山最终为建奴所据的结局。</p>

在朱翊钧看来,可以说,此时的大明朝堂就已经出现了将来那种结局的端倪。</p>

而这里面,他这个皇帝的选择,会起着很大的决定性作用。</p>

所以,朱翊钧才会越发自内心地很想保住一些人,而不只是情感上的冲动。</p>

朱翊钧在瞅了一眼屏风,而自言自语地说了这么一句话后,张宏就走了来,请他上辇去文华殿。</p>

朱翊钧便起步上了辇,且往文华殿而来。</p>

时下已是万历八年的四月。</p>

人间芳菲将尽,整个世界越发苍翠,骄阳也渐渐炽热起来。</p>

朱翊钧此时就眯眼看着已耀眼夺目的初晨阳光,坐在了文华殿的御座上,开始听讲。</p>
请收藏本站:https://www.xnfc120.com 千千小说。手机版:https://m.xnfc120.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