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千千小说 > 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 > 第二十五章 淮西勋贵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十五章 淮西勋贵

  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

寅时一刻,春和宫亮起了光亮。</p>

朱允熥早早起来准备今日的早朝。</p>

早朝,也叫御门听政,是朱元璋制定的官员打卡制度。</p>

规定文武官员每天凌晨三点必须到奉天门早朝,皇帝亲自接受朝拜、处理政事。</p>

朱元璋出身贫苦,立国当皇帝后,希望文武官员们也能保持艰苦奋斗精神,君臣一起共建美好大明。</p>

两名宫女取来一套袍服,垂首柔声道:“请殿下更衣。”</p>

这次不再穿道袍,而是团龙常服,是尚衣监奉旨送来的。</p>

朱允熥看去,盘中叠着青色袍服,又有一顶翼善冠,以及一条玉带,还有梳子等物。</p>

展开双臂任由宫女们束发更衣,同时目不转睛地打量着镜中的“自己”。</p>

镜中之人,身材中等,皮肤白净如玉,相貌中上,算得上英俊。</p>

毕竟是开国之初,朱标和常氏出身时都是草根,本就不是英俊美丽之人......</p>

人靠衣装马靠鞍。</p>

束发更衣后,朱允熥头戴翼善冠,身着青色五爪龙袍,腰缠玉带,脚踏一双皮质皂靴。</p>

整个人的气质都变了。</p>

“老朱真不吝啬,规定上至皇帝,下至郡王、世子,皆着五爪龙袍。”</p>

朱允熥唏嘘道。</p>

不像满清,把五爪龙袍当宝,只有皇帝才能穿,王爷只能穿四爪的。</p>

搁大明,四爪的是蟒袍,多赏赐给近臣的,太监中的高管更是人手一件。</p>

明朝的龙袍,区分不在几爪龙,而在衮服上绘制的十二章纹饰。</p>

皇帝冕服十二章十二旒,玄衣黄裳。</p>

皇太子衮冕九章九旒,玄衣纁裳;</p>

亲王世子七章七旒,青衣纁裳。</p>

(永乐三年后规定郡王五章)</p>

一般情况下,亲王和郡王的常服用青色,以避嫌皇太子,翼善冠也略有不同,区别彼此等级。</p>

“马和,隔壁二殿下什么情况?”</p>

朱允熥坐到圆桌旁,宫女雪梅飞快端来一份早已准备好的粥汤。</p>

马和回道:“回殿下的话,二殿下已经吃完早膳准备动身早朝了。”</p>

“嗯。”</p>

朱允熥心说,朱允炆那小子还挺积极的。</p>

第一次上朝,怕是老朱有大事宣布。</p>

会不会是要册立皇太孙了?</p>

想到这里,朱允熥心跳加速,万分期待。</p>

雪梅端着米粥,单膝跪在桌前:“殿下,粥热,容奴婢吹温。”</p>

她嘟着嘴轻轻吹了吹,准备喂饭。</p>

朱允熥看了她一眼,颜值上佳,纯素颜无化学添加。</p>

没有太多心思,他伸手接过粥碗:“行了别吹了,我自己来。”</p>

......</p>

朱红的宫墙,厚重的宫门,耸立的宫殿。</p>

庄严的紫禁城矗立在地平线上,被神烈山的阴影所笼罩。</p>

奉天门广场上,百官陆续入场,不时有鸟雀驻足檐脊,仿佛也来凑个热闹。</p>

东宫和奉天殿仅有一墙之隔,相距不过百米。</p>

早朝,给朱允熥的第一印象是:人非常的多!</p>

只怕有上千人!</p>

洪武年间的早朝,少则五六百人,多则一千多号官员。</p>

遇到朱元璋这样勤政的老板,当官的想告病请假都不容易。</p>

当然,也有一段时间,早朝几乎没人。</p>

因为那时候恰逢胡惟庸和郭桓案,京城众多官员受到牵连,六部官员几乎被杀绝了。</p>

清晨天气凉爽,文武百官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谈天说地。</p>

大明虽立国二十余年,但很多制度不完善。</p>

比如朝觐制度,还未确立。</p>

皇帝没来之前,大家都很随意,仿佛早晨的菜市场。</p>

“两位皇孙殿下来了!”</p>

不知谁喊了一声,众官纷纷让道,目光汇聚到朱允熥和朱允炆二人身上。</p>

储君一位,事关国本。</p>

如今有资格争夺的,莫过于四五人。</p>

秦、晋、燕三位藩王。</p>

还有两位皇孙。</p>

现在皇帝指名让两位皇孙参加早朝,立皇太孙的意思不言而喻。</p>
请收藏本站:https://www.xnfc120.com 千千小说。手机版:https://m.xnfc120.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