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千千小说 > 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 > 第四十八章 悄悄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十八章 悄悄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

  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

武英殿。</p>

朱元璋考较诸王。</p>

“你们在外历练三个月,可有什么感触?”</p>

肃王朱楧:“民风淳朴,人敦本业。”</p>

辽王朱植:“百姓充实,府库衍溢。”</p>

岷王朱楩:“好玩好吃的地方很多!”</p>

朱允炆道:“上下交足,军民胥裕,百姓安居乐业,不愧洪武之治!”</p>

朱允熥:“民生多艰,百姓不易。”</p>

朱允炆立马抓住漏洞:”洪武盛世,中都凤阳府治下,何来民生艰苦?”</p>

专挑好听的说?</p>

朱允熥反击道:“惠王少出中都,自然不知军户失田之苦,更不懂匠户为工钱而发愁,甚至丧命。”</p>

眼瞅着老朱脸色不好看,自己说的好像喷子。</p>

朱允熥忙补充道:“我朝天下初定,天灾频发,百废待兴,民生多艰,但也正因为如此,皇爷爷才能宵旰图治,以安生民,有了治世局面。”</p>

“然而不乏仍有奸臣欺民,给朝廷抹黑,挖国家墙角。”</p>

一番话下来,即将引出勋贵侵占军田之事、以及江夏侯杀匠户一事。</p>

哪知,朱允熥失算了。</p>

朱元璋压根不问:“有感触就行,你们这三个月没算白跑一趟。”</p>

下面直接换了个话题。</p>

“我大明内外共有多少卫所?”</p>

朱元璋目光在诸王身上扫视一圈:“知道的出来说话。”</p>

全国那么多地方,谁知道啊。</p>

一个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p>

一时间无人答出。</p>

上前一步,朱允熥答道:“回皇爷爷,我大明内外卫所三百二十九,守御千户所六十五。”</p>

“好!”</p>

朱元璋又问:“全国jūn_duì 总数多少人?”</p>

这次,朱允炆上前一步抢答:“回皇爷爷,全国jūn_duì 总数共一百九十一万余人。”</p>

卫所数量知道了,乘以每个卫所的固定人数,就是总人数了。</p>

这么简单的算术题,玩的就是速算!</p>

自上次大本堂算术输给朱允熥,朱允炆便开始苦学算术,今日终于大放异彩,在皇爷爷面前露面。</p>

这里唯一的变数是守御千户所,因为人数不一定。</p>

有的守御千户所下辖是两个普通千户所,有的下辖三个千户所。</p>

所以朱允炆回答是一百九十一万余人,误差在一万人以内。</p>

几位亲王惊讶地看着他,佩服他的算术能力。</p>

朱允炆则沾沾自喜,坐等皇爷爷夸奖。</p>

哪知,朱元璋说道:“允熥,你说说。”</p>

朱允熥不暇思索,脱口而出道:“孙儿所知,我大明全国jūn_duì 总数是一百二十一万四千九百二十三人。”</p>

都数量精确到个位数了?</p>

朱允炆微微一惊,旋即道:“与额定兵员差了近七十万人,这怎么可能!”</p>

打脸的场面来了。</p>

朱元璋面露惊疑:“允熥,你是如何知道的?”</p>

显然,老朱肯定了这个答案。</p>

朱允熥回道:“孙儿在凤阳府练兵,向开国公、魏国公等人学习军阵战法,又对我大明全国各地的卫所,都有了解过。”</p>

魏国公徐允恭在中军都督府任职,主管的就是卫所。</p>

随便一问就知道了。</p>

沉迷于自己算术成就上的朱允炆还是不服气,质问道:“按照全国卫所数量,jūn_duì 总数约有一百九十万,为何差了这么多?”</p>

朱允熥笑了笑:“这就是现实与理想的差距。”</p>

军户逃亡,吃空饷的现象总归存在。</p>

一向理想化的朱允炆或许很难理解这些。</p>

当然,明初的军官吃不了什么空饷,顶多侵占军户田地。</p>

因为朝廷养jūn_duì ,压根不花钱。</p>

明朝卫所兵制中的军屯制度就很好地解决了jūn_duì 财政、粮饷的问题。</p>

屯田是jūn_duì 各级官员的重要职责之一,饷粮基本上自给自足。</p>

朱元璋自豪地道:“国家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全仰军屯。”</p>

直到嘉靖年间,明军屯田才大坏、屯田收入不及洪武年间的三分之一,卫所制度基本崩坏。</p>

到了明末,因没钱没饷没粮,明军的战斗力变得十分拉胯。</p>
请收藏本站:https://www.xnfc120.com 千千小说。手机版:https://m.xnfc120.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