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千千小说 > 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 > 第五十五章 吴王府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五十五章 吴王府

  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

朱允熥救了蓝玉,打乱了文官布局。</p>

文官开始针对他。</p>

户部尚书赵勉上奏提议,随着两位皇孙年龄长大,尤其是吴王殿下,不适合再居住东宫。</p>

言下之意,太子妃吕氏在守寡,住一起不合适......</p>

实际上,文官们想隔绝吴王朱允熥与朱元璋的联系。</p>

没了吴王这个经常在皇帝身边的中间人,对淮西勋贵还不是随便点炮?</p>

不就是换个地方嘛!</p>

朱元璋一向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当场就同意了。</p>

命人在京师腾出两座王府,吴王朱允熥和惠王朱允炆一人一座。</p>

不过,朱元璋又下旨,两位皇孙仍可以自行出入皇宫。</p>

赵勉愕然,白花心思了。</p>

读书人心眼子多,素质好的不少,但也不缺乏阴狠之辈,没少干缺德事。</p>

一波不成,赵勉又怂恿言官弹劾锦衣卫二把手宋忠。</p>

在朝会现场维持治安的宋忠本人都懵了。</p>

一脸的问号。</p>

心说老子和你们无冤无仇,从不掺和任何事,怎么突然就弹劾我了?</p>

原来是因为李彬的事。</p>

“启禀陛下,那李彬因诽谤江夏侯侵占军田,被凤阳府判了秋后问斩之罪,可那厮不仅跑了,还拦路抢劫。”</p>

朱元璋制定公侯伯俸禄之后,勋贵们只拿俸禄,没有庄田。</p>

庄田都上交朝廷了,就意味着他们没法明目张胆的侵占军户军田。</p>

以前的事,自然一笔勾销,也不好调查了。</p>

所以此时有人提出江夏侯一事,压根不怕。</p>

都察院的御史一本正经地说道:“如此大奸大恶之人,宋忠却一味包庇,还让他入了锦衣卫!”</p>

“这种恶人,岂不危害陛下?宋忠有何居心?”</p>

立马有言官出来搭腔捧哏。</p>

御史们明明知道李彬是吴王安排进锦衣卫的,却避而不谈,转头弹劾宋忠。</p>

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知道弹劾藩王需要大量的成本!</p>

朱元璋规定,臣子弹劾藩王,如果事情不属实,是要被问罪杀头的。</p>

就算属实,弹劾的人也倒霉。</p>

朱元璋是出了名的护短,这条规定直接写进了《祖训录》,也就是后来的《皇明祖训》。</p>

如此大的风险,谁敢弹劾?</p>

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个替罪羊,然后让皇帝问话,自己联想到吴王的不轨举动。</p>

把李彬这种当过匪徒的危险分子放在皇帝身边,想干什么?</p>

官场上扶人不容易,毁人简单,让御史动动嘴皮子,不毁也能搞臭。</p>

正当朱允熥为宋忠担忧时。</p>

朱元璋说道:“宋忠率直无隐,为人请命,何罪之有?”</p>

宋忠把事都告诉老朱了?</p>

见宋忠一脸淡定,朱允熥终于放下心来。</p>

对皇帝而言,臣子的忠诚是第一位。</p>

尤其是锦衣卫,不隐瞒就是最大的忠诚。</p>

监察御史刘观道:“那百户李彬诽谤江夏侯,又行不法之事,此等大凶大恶之人,如何能进天子亲军?”</p>

这个当口,朱允熥出来说道:“李彬是济川卫指挥佥事李信之子,乃忠良之后,其兄战死塞北。”</p>

他看向御史刘观:“至于他是否真的诽谤江夏侯,你是想去查清楚吗?”</p>

刘观自然不会去查江夏侯,当下闭口不言。</p>

“既是忠良之后,朕便宽恕了那名百户,就让他先留在锦衣卫吧。”</p>

朱元璋最终拍板,结了这档子破事。</p>

......</p>

吴王府位于宫城西华门外,也就是后世南京汉府街。</p>

都说金陵是“六朝金粉地”,吴王府下面最早是东吴的宫城。</p>
请收藏本站:https://www.xnfc120.com 千千小说。手机版:https://m.xnfc120.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