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千千小说 > 明郑日不落 > 第七章:广东壕镜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七章:广东壕镜

  明郑日不落

本来是准备许久前来拜访,然而在六鳌所,郑森却扑了个空,他遣施琅问了当地的千户黄道周家居何处,没想到黄道周已于月初就动身西去,往潮汕寻道访友去了。</p>

“此时纵然起身追去,怕也难以觅得踪迹。”</p>

六鳌所的林千户是个黝黑的海边汉子,见郑森乘着郑氏福船前来,穿着打扮俨然贵公子的派头,身边又有郑家士兵陪同,颇显拘谨的提醒着。</p>

“天公不作美,哈哈哈!明俨,这会你就算有再多锦囊妙计,也使不出了吧?”</p>

杨于两和郑森关系斐然,这会儿也不忘打趣取乐,嘻嘻哈哈显得有些轻浮。</p>

对比之下,大舅哥董腾就务实得多。</p>

“明俨,黄公虽不在梓里,但家有老母,黄公孝名远播,定会赶在端午之前回来与母同过,不如在漳浦结庐等候,期间还可与黄公弟子交谈一二,提前了解了解?”</p>

董腾显然对黄道周的了解比杨于两多一些,给出的建议也很中肯。</p>

话说到这里,董腾施琅杨于两几人的目光都汇聚在郑森身上,既是前来拜访,态度必然端正才行,遇到大儒出门寻友这种事也不算罕见,一般人也都是这样做。</p>

不过郑森却是个例外。</p>

“唔,今日已五月二十一,十三日后是端午...”</p>

“十三日,足以到澳门了吧?”</p>

郑森别过头,问施琅。</p>

施琅眨眨眼,确认郑森是在问他后,分神一算,点头道:“十三日,足以到壕镜。”</p>

郑森满意地点点头,看了一眼浮头湾无甚起伏的海水,畅然道:“快则一月,慢则二三月,届时我再来拜访先生。”</p>

说罢,他朝漳浦方向拱了拱手,转头与林姓千户道了句谢,便招呼起三人上船。</p>

“明俨,明俨!黄公学问深厚,名扬四海,如你前来拜访被拒倒也不算什么,可若因黄公不在家中便掉头就走,于郑氏绝不是好事!”</p>

董腾眉头紧皱,快步追了上来说道,声音低沉,不在是用之前与友人交谈的语气,而是换上了兄长辈的口气。</p>

杨于两也很快跟来,神色复杂,一脸的茫然。</p>

“大兄可是把我当小孩了?我此番来漳浦是为拜访黄公不假,但亦有其他重要之事,况且即使我在此地等候,黄公归梓,能见我的机会又有几分?”</p>

“而我去壕镜所做之事但成,想以黄公之见,应会与我详谈一番的。”</p>

郑森解释了两句,而后便向施琅吩咐道。</p>

“施兄,烦请兄弟们扬帆起锚,暂且西去,到壕镜再作休整。”</p>

施琅看了郑森一眼,拱手点头大步走上了船,郑森紧随其后,董腾与杨于两二人愣在原地半晌,才最后上船。</p>

一上船,杨于两就被董腾拉到了一旁仔细盘问,奈何一通话问下来,董腾也没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p>

“表哥,明俨不会做蠢事的,他自从府学回来,就,就比以前开明许多,也不喜寻欢作乐了,许是,许是在府学读了哪位前朝大儒的书会念通达了!”</p>

杨于两虽是郑森发小兼同窗,但也猜不到郑森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只能把这些与之前不符的举动当成是通读圣贤书开启素慧。</p>

闽南人比较迷信,对这个东西很信。</p>

董腾觉得有些荒唐,可也想不出其他的合理解释,只能攥拳长吁,一脸愁容。</p>

夜晚。</p>

福船下的一间舱室,叩门声悄然响起,声音不大但郑森还是能听得真切。</p>

“进来。”</p>

“...吱呀!”</p>
请收藏本站:https://www.xnfc120.com 千千小说。手机版:https://m.xnfc120.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