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千千小说 > 明郑日不落 > 第四十九章:安平之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十九章:安平之宴

  明郑日不落

安平,郑宅。</p>

这是前所未有的荣耀,数百士子前来拜谒祝贺,随行人员加在一起差不多有上千人,好在郑宅广大,也都安排的下。</p>

郑氏之名早就响彻八闽,黄氏六十六大寿更是已有诸多乡绅贤老祝贺,关系近的就亲自或者派家中长子前来贺寿,关系远些的就遣人送礼捧捧场子,而当郑森携邺山诸子来到安平时,漳泉二府外加兴华福州的士绅有一号算一号都得了消息快马加鞭派人过来。</p>

原因无他,郑氏这些年远交朝贵内结乡绅并非全然无功,漳泉二府的士绅不必多说,早已融入郑氏的贸易体系,虽然心里还揣着高人一头的念想,实则已经是与郑氏绑在同一战车上了。</p>

八闽其他地方的乡绅也离不开郑氏,福建多山少田贸易就占了收入大头,莫说福建了,整个东南不与郑氏合作的能有几个?</p>

且早在前几年就有人向崇祯进言过南迁,彼时局势尚且还能维持,所以只是一时兴议,而现在,明眼人都能看出北方不可为,朝廷南迁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既如此,郑氏必将坐大,今日拜寿岂不就是辨别远近亲疏的一个场地?</p>

一旦慢了一拍或是礼物比不过别人礼数不够周道,那就是被排挤出局的下场。</p>

所以,自入了九月,前来安平祝寿的士绅络绎不绝,并且人数越来越多排场越来越大,安平城一时人声嘈杂宅子里的老人也是头一次见到这么热闹的场面。</p>

乌木、金银器皿、香料、苏锦、瓷器、象牙、药材,各种昂贵礼物一一纳入郑宅,对闽南的士绅海商们来说,这些不过是些许薄财,维持住与郑氏的关系甚至更进一步拿下更多的贸易特权才是大头。</p>

岭南大会,正是在这种极尽繁盛的氛围中展开。</p>

当仁不让,郑森成为这场大会的主角,他既是东道主又是大会的发起人,还是邺山中兴社的副社首,虽请了鲁东陈文晖,也就是陈洪谧的父亲耆斋公为大会主持者,但实际上陈文晖年已古稀,来安平给赏脸陪小辈们玩玩也就算了,还能真让老头子操心这那?</p>

来士子多是对郑森理念有所认同之人,不然也不会收到信件之后千里迢迢跑来福建参加大会了,加之如今国家危在旦夕,山河破碎,这些出身士绅家庭的士子多有报国之志,然受限诸多,因此见了赖继谨等人信中关于郑森的言论,觉得认可这才相聚于此。</p>

“诸君,大乱将至,我辈敢为天下先否?”</p>

“看那叶祝方安之徒,为贼确是可恶,然若能耕种求生,为何会冒死造反?诸社兄皆是明目清醒之人,看的清楚,便是因为无地可耕,土地尽为我等士绅大家占据,小民无所求生,北地李闯张贼之乱祸害已久,大家既来此地,愿听小弟一言想必心中都是明镜,森不敢言大家分地于乡民,但减租减息,兴办工厂此二策,料想是能予小民一条活路,予我等一条活路的。”</p>

“不然,李闯杀来,我辈岂不坐待授首邪?”</p>

郑森想团结进步士绅,寻常言论不足以彰显什么,唯有暴论才能吸人眼球传播名望,当然这也在他眼中并非暴论,而是救国之策。</p>

“李闯敢过江东?”</p>

有人问,李自成席卷天下在以前没什么人敢想,但朝廷剿了十几年,李自成越剿越大,朝廷反倒自己快要撑不住了,大家心知肚明,李自成即将取代大明创立新的王朝。</p>

虽然对李自成的政策有很大意见,心怀俱意,但觉得为了稳定天下局势,最后李自成肯定还是会优待士绅读书人的士绅不在少数,如此,对郑森的这番暴论便有人提出了异议。</p>
请收藏本站:https://www.xnfc120.com 千千小说。手机版:https://m.xnfc120.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