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千千小说 > 袁阀 > 14联盟
字体:      护眼 关灯

14联盟

  袁阀

三天后,袁绍大军已经休整完毕,继续启程赶往河北,他接到了董卓关于封他为勃海太守,赐爵位为邟乡侯的诏书。</p>

这样袁绍也可以名正言顺进驻冀州渤海了。</p>

袁绍行帐,袁熙整了整理衣冠,把腰背挺直,大大方方的走了进去。</p>

袁绍日后能聚集大批人才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最起码的就是袁绍长得很能给人好感,儒雅风流;这是世人给袁绍的最直观评价。</p>

就连袁熙也不得不说,若是不知道老底,一般人真的能很容易被袁绍忽悠住。</p>

“显奕见过父亲!”袁熙进门后,纳头便拜。</p>

礼节方面袁绍异常注重,饶是有些跳脱的袁熙,也不得不注意。</p>

“我儿来啦。”袁绍放下手中的书籍,看着他笑道:“快快免礼,过来为父这边坐下。”</p>

袁熙走过去很乖巧的坐了下来。</p>

袁熙虽然面貌不比袁尚乖巧,但也只有一股儒雅之风,对于这个儿子,袁绍其实也有一点可惜的,又闲聊了一会,袁绍瞥他一眼,忽然道:“显奕,你觉得洛阳的局势,今后会有如何变化?”</p>

好么,这明显是考教自己了,袁熙微微一笑,抬头道:“回父亲,显奕不知,但以显奕看来,董卓在洛阳胡作非为,定不能得人心,恐不能长久。”</p>

袁绍点点头,董卓这样子搞下去,要是能长久就见鬼了,袁熙的回答太过四平八稳,不是他想要的答案。</p>

想了下,袁绍终是道:“显奕,你觉得父亲今后该如何去做?”</p>

深深吸了一口气,袁熙道:“父亲可假领皇帝之名,汇集天下英雄共聚洛阳,以破董卓。天下各镇必定起兵响应,届时父亲可借袁家四世三公名望,又有首义者之声,那统帅群雄的盟主之位,必为父亲所得。”</p>

其实这些张纮都给自己分析过,自己就将此策献上,说道这儿袁熙故意停住不说。</p>

袁绍听得正入神,忽然见他不语,忙急道:“显奕接着说。”</p>

袁熙心里微松,继续道:“到时父亲上可以报效国家,下可以积累名望,若是能击败董卓,父亲之名青史流传,亦不是不可。”</p>

流传青史可比什么都管用,说完这句话,袁熙能感觉到袁绍整个人都激动了起来。</p>

袁熙轻叹,不做这事,父亲你也可以名留青史了,不过虽然不是什么好名声。</p>

袁绍自是听出袁熙话中之意,便也顺着他的意思问道:“假如要是没有打败董卓呢?”这正是几日前袁绍询问曹操的话。</p>

“那天下便也乱了,父亲自可回河北,无论如何,袁家可大兴!”</p>

“好!”袁绍猛地一拍木桌,英俊的面颊都红了起来,手掌微微颤抖,低声道:“我袁本初一定要让袁家的声望,在我手里达到顶峰!”</p>

袁熙默默的看着袁绍,顶峰是什么?现在袁家的声望早就达到顶峰了,果然这乱世世家大族之中,哪有什么真正的忠诚。</p>

袁绍好一会才平复心绪,看着袁熙深深的审视道:“你很不错。比你大哥要强一点。”</p>

此刻袁熙感觉自己好像一直小看这个父亲了。袁熙心里冷哼,比不比大哥强他不知道,但是比袁尚强倒是真的,这么看来袁绍日后传位与三弟,也就想得通了,早有的念想罢了。</p>

废长立幼,这才是袁家自取败亡之道的主因啊。</p>

袁熙其实也没有说什么,只是把记忆中的很多事情提前了而已,他这么做,改变不了什么进程,但是能改变自己将来所能获得的政治资本,和在袁绍心目中的位置。</p>

哪怕是一点点,这便已足够!良久,袁绍突然看了看天突然想起袁熙四岁那年的事情,于是长叹道:“刚才我一直在思考你的话,的确有些道理。要家破人亡,由你;要化家为国,也由你。不过不可鲁莽行事,等我看准了机会再实施你策略!事以密成,谋以泄败。凡事都要等等再说。”袁绍确实有一套,也许如果官渡之战没有失败,历史上对袁绍的评价可能会更高,起码不一定低于刘备。</p>

错综复杂的客观形势,把袁绍父子推上了历史舞台,而袁熙与张纮的策略确实启发了袁绍,同时又坚定了袁绍的决心。于是,起兵反动的计划开始筹划了。</p>

几天前袁绍和曹操告别后,就有一小吏来禀告,说大儒蔡邕一家刚从吴郡回到到陈留城外。</p>

起初,蔡邕被流放到朔方郡,遇到大赦后,得以返回家乡。五原郡太守王智是中常侍王甫的弟弟,指控蔡邕诽谤朝廷,于是蔡邕流亡南方,前后达七八年。</p>

董卓听说了蔡邕的名声,便征召他做自己的僚属。蔡邕自称有病,不肯接受征召。</p>

董卓大怒,骂道:“我能把蔡邕全族杀得一个不剩!”</p>

蔡邕感到恐惧,只得接受命令。</p>

袁绍等人敬重蔡邕这个大儒,和众人一同去迎接他。</p>

袁熙心里也很是好奇,那后来名满天下的悲剧女性蔡琰如今长什么样子,几日来阴晦的心情这才有些好转。他还记得小时候他们见过,那个时候蔡琰还是个七岁的小女孩,而自己也是一个八岁的懒散小少爷。</p>

胡子花白一副高士模样的蔡邕,由名少女搀扶着下了马车。</p>

看她约莫十四五岁的样子,发梳仙云,眉似远黛,绝美的容颜上还带着一丝青涩之气,但身材却已经出落得玲珑有致勾人心魂了。而最吸引人的还是那自然散发而出的书卷气质,似乎有一种催眠的力量。</p>

蔡邕向众人拱了拱手道:“多谢诸位相迎,本初,当年你们还是偷人家媳妇的纨绔少年子弟,呵呵,现在儿子都老大了吧,七八年啦!”蔡邕感慨道。</p>

淳于琼呵呵一笑,袁绍因为当年丑事被提,闹得脸色微红。</p>

淳于琼指着那名少女问道:“先生,这就是令千金吧,当年您离开洛阳时也就才七岁小孩啊。”</p>

众人再感叹了一番后,蔡邕拉过蔡琰让她见过诸人。</p>

蔡琰倒也落落大方施了礼,“小女子蔡琰见过诸位大人。”</p>

袁绍也引荐儿子与蔡邕,当蔡邕fù_nǚ 听到“袁熙袁显奕”都是眼前一亮。</p>

蔡邕说道:“这就是才名播及吴郡的袁显奕么?‘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折楼兰。’着实不错,老夫虽不是军旅中人,但也感到了那分豪迈,就是不知‘玉鞍’为何物?那独特的字体,说是一代宗师也不为过呐,待会我要和你私下切磋讨教一番。”</p>

袁熙连道不敢,关于那个玉鞍,汉代是中国骑兵发展的黄金期,虽然有了马鞍的雏形,但还没有马鞍这个说法,直到晋代才有马鞍的记载。</p>

席间,众人先是回忆了一番京中旧事。</p>

袁熙也没在意,偶尔抬头却看到了端庄秀丽的蔡琰,见她举止间大方得体,而且有典雅的风韵。果然是和自家高月齐名的才女啊。</p>

果真才貌双全,如果说高月是朵艳冠群芳的牡丹的话,那散发淡淡书卷气的蔡琰就是出水的芙蓉。</p>

那边袁绍劝说蔡邕道:“董卓倒行逆施暴行累累,分明是没有臣心的豺狼,您要进京就是送入狼口啊,如果先生愿意可随我到河北定保先生周全。”</p>

蔡邕摇摇头道:“起初我是有些畏惧董卓出言胁迫,而后一想,当真是他此番暴行,那陛下和汉室社稷岂不更是危险,我虽不能像你两领兵肃清奸佞,但也该回到新皇身边,以护陛下周全,为此邕万死不辞。”</p>

袁绍曹操再劝了阵,见他态度坚决只好作罢,最后宴席弄得有些不欢而散。</p>

随后在蔡邕的邀请下,袁熙跟着他们fù_nǚ 来到蔡邕在陈留的旧宅,跟他切磋文墨。</p>

蔡邕旧宅多年未住,但陈留一些士族权贵敬重他才学人品,一直帮修护打理所以还可住宿。</p>

蔡邕在仆人打扫完房间后,就拉着袁熙切磋交流。</p>

蔡邕对他的新字体颇感兴趣,这时候通用的字体是隶书,也就是汉隶,相对于秦篆来说在实用性和艺术性来说,是大大的创新和提高。</p>

但是汉隶也有其局限性,像这时候印刷术尚未普及,多数书籍和文书都要手抄,而隶书在于抄书方面却是不及后代的楷书的。</p>

所以历史上在魏晋时期,出现了专门用来抄书的字体,也就是后世诸多楷书的鼻祖——小楷。</p>

当然这书写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历史上这一宗师级人物就是被尊为“楷书鼻祖”的钟繇。</p>

但是袁熙却提前了一点时间,将它面世。</p>

要知道他上一世学的中文,不仅要搞些附庸风雅的诗词歌赋,这书法也是认真学过的。</p>

在那时来说,他水平也不怎样,但在这时却是开创性的革新。</p>

当下袁熙将楷书的一些运笔发力等笔法,说与蔡邕听并加以演示。</p>

蔡琰就在旁磨墨,好奇地看着这个同龄的少年,能得父亲称赞学习的人可不多而且那么年轻,还有那些诗文也是十分精妙。还记得小时候自己还挺鄙视袁熙呢。</p>
请收藏本站:https://www.xnfc120.com 千千小说。手机版:https://m.xnfc120.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