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千千小说 > 初唐峥嵘 > 第六十一章 怎么哪儿都有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六十一章 怎么哪儿都有你?

  初唐峥嵘

承乾殿。</p>

刚刚从两仪殿议事回来的李世民,用古怪的眼神看着面前侃侃而谈的长孙无忌。</p>

“突厥自恃兵强马壮,有轻中国之意,若不战而和,示之以弱,明年复来,如之奈何?”</p>

“而今之计,不如击之,胜而后和,以战迫和,则恩威兼著矣。”</p>

一旁的高士廉强忍笑意,而房玄龄、杜如晦两人均点头大赞。</p>

“此举既彰武力,又无倾覆之危。”杜如晦拱手道:“辅机此策得当,还请殿下细思。”</p>

以战迫和,在后世不是什么新奇的招数,即使在古代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策略。</p>

但在突厥大举南下,朝中文武瑟瑟发抖的时候,选择以战迫和,是需要敏锐的眼力和惊人的判断力的。</p>

说到底,李善是在嘴炮……当然了,他也是根据历史实情分析后嘴炮的。</p>

毕竟历史上再过几年还有个渭水之盟,而李唐也坚持到了那个时候,而且还擒杀刘黑闼,显然突厥这次未能攻灭李唐,但也没实力大损,很可能是以和罢战。</p>

李世民的眼神更古怪了,踌躇半响才笑道:“若不是孤脚步不停从两仪殿回来,还以为你们能私通起居。”</p>

起居就是起居官,皇帝干什么,起居官都会在场……今日议军国大事,起居官自然必不可少。</p>

安静了片刻后,房玄龄难得不顾仪态的咧嘴问:“今日议事亦如此?”</p>

李世民忍笑点头,“几乎一模一样。”</p>

“辅机,为何前几日不言?”</p>

“为何今日突然提议?”</p>

长孙无忌有点难堪,脸色发黑闭嘴不言,一旁的高士廉咳嗽两声,“不过小辈胡言乱语,偶尔中靶,殿下见笑了。”</p>

“小辈?”李世民饶有兴致的问:“长孙冲?高履行?”</p>

高士廉看了眼脸色愈发黑的外甥,视线移开才轻声道:“昨日东山寺李善赴宴长孙府,席间……”</p>

“辅机?”李世民诧异的看着长孙无忌,他很清楚大舅子对李善的态度。</p>

房玄龄低声将前几日那事说了一遍,笑道:“殿下赞其文武双全,这也罢了,但如此义举,必能传世。”</p>

李世民对长孙冲也颇为重视,责备道:“此事孤居然不知晓,为何隐瞒?”</p>

“如今国事为重,辅机何以敢以私事烦扰殿下。”高士廉笑道:“大郎登门致谢,昨日又请李善赴宴,已然冰释前嫌。”</p>

杜如晦听得不耐烦,将话题拉回来,“昨日席间,何人之言?”</p>

沉默了片刻,看了看神色诡异的舅父,长孙无忌闭上眼,“李善。”</p>

李世民哑然失笑,细细问起。</p>

看外甥实在不想开口,高士廉笑着将经过讲述了一遍,“不过醉酒乱言,不料恰中上意。”</p>

“的确醉酒,但绝非乱言。”杜如晦断然道:“此子心思深沉,若不醉酒,这番话难以出口。”</p>

房玄龄点头道:“仅因粮价升腾,未出兵河北,召齐王率军回关中……便断定朝中早有备战之意,此子果然胸有韬略。”</p>

高士廉笑道:“昨日其醉酒而言,秋风未动蝉先觉。”</p>

“秋风未动蝉先觉?”李世民品味良久,点头道:“未闻李善有此诗才。”</p>

房玄龄和杜如晦对视了眼,前者郑重其事道:“殿下,李善其人,虽然年幼,尚需磨砺,但心细如发,见事明利,还请殿下屈尊收纳。”</p>

“虽然此人曾背后言人是非,但杜某非气量狭窄之辈。”杜如晦慨然道:“殿下最喜结交英杰,如此人物,纵观天下亦少。”</p>
请收藏本站:https://www.xnfc120.com 千千小说。手机版:https://m.xnfc120.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