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千千小说 > 初唐峥嵘 > 第七百三十五章 摆明态度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七百三十五章 摆明态度

  初唐峥嵘

屋内安静了下来,如今秦王一脉在三省中并不占优势,东宫有裴寂、裴世钜两位,而秦王府这边名义上有李世民这位尚书令,还有封伦这位中书令以及宇文士及这位中书侍郎。</p>

但实际上左仆射裴寂主掌尚书省,中书侍郎宇文士及并无实权,秦王府在三省中最有力的就是中书令封伦……若不是有天策府司马的兼职,李渊未必会让封伦出任中书令的。</p>

所以,封伦虽然算不是李世民最信任最亲近的心腹,但在秦王一脉乃至天策府中的地位颇高,李善这句话让在座的几人都有些皱眉头。</p>

李善心想,我不知道封伦以后要出什么幺蛾子……但有这句话在前面,不管是为了证明自己的直觉很准确,还是方便自己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插手,终究是打了个埋伏的。</p>

杜如晦瞄了眼李世民,轻声道:“当年道国公疾驰回京,力承圣人,方能一战功成。”</p>

李世民微微颔首,武德三年他率军攻打洛阳,战局僵持不下,突厥蠢蠢欲动,李渊有意退兵,便是封伦回京,劝说李渊,最终才使大战继续,成就一战擒两王的丰功伟绩。</p>

“怀仁不可妄断。”凌敬眉头紧锁,他没想到今日李善居然会这么说……在秦王面前说当朝中书令兼天策府司马的小话。</p>

而且还是用“阴诡”这样无凭无据的词。</p>

李善叹了口气:“请殿下恕罪,但臣非因早有间隙而言。”</p>

房玄龄笑着说:“今日殿下设宴,乃是为了巨鹿郡公,怀仁可要为其多饮几杯。”</p>

“怀仁在代州以玉壶春而行塞外,不知酒量何许?”李世民举杯道:“今日孤当一试。”</p>

“还请殿下手下留情。”李善举杯,苦笑道:“待会儿准确去一趟甘露殿。”</p>

李世民有些意外,但随即笑着点头,“理应如此。”</p>

昨日去了东宫,今日来了承乾殿,自然要去拜见陛下……这个姿态总是要做的。</p>

既然谈及苏定方,李善也不废话,一饮而尽后身子前倾,低声道:“内外诸事,苏定方尽知,殿下但有所命,必然遵从。”</p>

李世民眉头微挑,“内外诸事尽知。”</p>

“不错。”凌敬补充道:“早在山东便已然决断。”</p>

房玄龄和杜如晦对视了眼,都有些意外,他们不意外苏定方知晓李善投入秦王麾下,也不意外苏定方知晓李善的身世,毕竟苏定方几乎就是李善的影子。</p>

但他们很意外于凌敬这句话,“早在山东便已然决断”,李善那么早就已经决定投入秦王麾下了吗?</p>

几位幕僚不清楚,但李世民是心里有数的,早在还没去山东之前,李善就设计让李德武投入了东宫,那时候起,李善就只剩下一条路可以走了。</p>

“苏定方爵封巨鹿郡公,乃是大唐的臣子,乃是殿下的臣子,非李怀仁的家臣。”李善正色道:“他日无论殿下做何种抉择,苏定方必然听令。”</p>

“若是殿下不方便亲自出面,凌公、房公、杜公、长孙公均可代为传召。”</p>

长孙无忌脸庞微红,眼露精芒,如果有节制北衙禁军的苏定方在,一旦宫变,把握就大的多了。</p>

李世民感慨的看着面前这位比自己小不了多少的青年,在他的计划中,李善是能派上大用场的,但在夺嫡之争中没有用武之地,但现在……至少苏定方很可能成为一个关键人物。</p>

“殿下,或可抽调旧部,充实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长孙无忌迫不及待的建议,“未必一定要从陕东道大行台,扬州都督府、益州道、河北道亦有旧部。”</p>
请收藏本站:https://www.xnfc120.com 千千小说。手机版:https://m.xnfc120.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