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千千小说 > 后爸[六零] > 后爸[六零] 第262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后爸[六零] 第262节

  后爸[六零]

安六合一猜就知道是子琰在欺负人,头疼得不行,干脆又躺下了。

天晴见她这么心大,还挺好奇,走过去一看,葛倩脸上鼓了座五指山在那里,看那手掌印的大小,似乎是子琰打的,一巴掌就打得葛倩跟要断气了似的。

她妈也不管,还骂她不长眼,要不是她踩到了子琰的袖子,子琰也不会打她。

天晴从没见过这么胳膊肘往外拐的妈,更没见过这么小的孩子有这么大的劲儿,折回安六合身边后问道:“子琰打人你知道吗?”

“知道。”安六合不想管了,回头周中擎又要跟她吵。

倒也不是真的吵,反正就是胡搅蛮缠,说他闺女这叫虎父无犬女,从小就有当将军的范儿,偏偏安六合又怀着孩子,动不得气,久而久之,便懒得管了。

于是对上天晴不解的目光,她只得陈述了一个事实:“别看我,我管不了。”

“是旅长不让管吗?”天晴猜到了,周中擎三十多岁才有了一个自己的亲骨肉,估计护犊子护得厉害。

其实不用看子琰,看小杰和?????蕾蕾就知道了,这两个小东西现在在学校那边也都是没人敢惹的大哥大和大姐大,天晴之前听对门那家埋怨过,说是小杰现在一呼百应,他家儿子跟小杰玩不来,想发展一个自己的小团体,结果一个理他的都没有。

气得他回来找他老子哭。

他老子还以为小杰欺负他了,结果一问才知道,人小杰不欺负人,只是同学都怕他老子周旅长,自发地巴结他,上赶着黏着他。

后来那孩子的老子教了他一个妙招:加入小杰他们。

现在好像也玩得挺不错,每天回来会叽叽喳喳的,说的每件事情基本上都跟小杰有关。

天晴哭笑不得,既然是周中擎护犊子,那嫂子确实管不了,她还得养胎呢,不能跟他们一般见识。

他便也不管了,把这次的收获跟安六合汇报了一下。

安六合听罢,很是开心:“真的?快把清单给我看看。”

晚上周中擎回来,她便滔滔不绝地说着那些交换过来的东西——

“这次还是以物易物,竺间月阿姨可厉害了,抓住了赫鲁晓夫下台,新上来的领导班子还没站稳的时机,在那边搞了点手段,狠狠敲了一笔竹杠。那新上来的勃列日涅夫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要跟美国拼军工,这就压制了其他工业的生存环境,导致很多基础工业纷纷倒闭。这不,这次接手了一整个流水线的食品加工车间,一个印刷厂,一个纺织厂,一整套的蒸汽锅炉设备,还有几辆淘汰下来的电车。最后就是两家飞机下游的零配件厂商,因为搞价格战大打出手,损耗严重,也被竺间月阿姨哄得一愣一愣的,直接把一些技术文件卖了还钱救厂子呢,你看——”

周中擎把文件接过来看了眼,虽然他不是很懂飞机零配件的门道,但他看那标注得细致认真的图纸,以及连带着的好几本密密麻麻的笔记,一口料定这是个好东西:“竺间月阿姨是识货的,这些东西多少钱买来的?”

“她用三吨仙女果换的,据说仙女果现在在苏联是抢手货,一个半斤的仙女果,可以卖一千卢布呢!”安六合算了算汇率,“相当于咱国家一百多块钱吧。”

周中擎笑着把文件收好:“直接送大哥那去吧,我明天让别轲走一趟,这可是好东西,走邮局我不放心。”

作者有话说:

我上大学的时候,很多航空的一手资料都是俄语的,我学的飞机设计

所以图纸这段不算瞎掰啊,沈飞和601所真的没少讹苏联的资料

第208章 盼他平安归(二更)

北大荒的仙女果成功完成了这一季度的使命, 微山湖等其他内河流域的,则一个都没有出口。

这次全部销往了全国各地的中心城市,依旧是分三个档次, 最低档的价格亲民, 中档的给城镇职工撑撑门面,最好的那一档, 价高者得。

因为苏继善这小老头前期做了不少舆论上的工作, 报刊杂志已经造了一年多的势,所以这些仙女果一经上市,家有余钱的百姓便排着队把供销社挤得水泄不通。

最终整个销售季节结束, 苏继善叫寇仲海统计了一下收益,乐得合不拢嘴:“虽然卖给乡亲们定价亲民, 可架不住量大啊, 还是给咱岛上争取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的。这么一来, 我决定给电厂那边再投入部分资金, 再多请一些施工队过来, 尽量把工期压短, 早点让咱岛上通电。”

可这年头,国内的火电厂技术有限, 工期漫长并不只是资金和人力的问题,更大的瓶颈在于技术。

于是, 苏继善跑了趟省里,到处拿他这张老脸刷人情,最后愣是疏通了关系,从旅顺, 沈阳和大连挖了一批技术骨干过来。

国内第一家火电厂就建在了旅顺, 沈阳是东北的工业重心, 大连濒临海港,对于海岛上的电厂有什么需要额外注意的门儿清。

这三家凑在一起,绝对顶得上好几个诸葛亮了。

加上何贵阳本就是个聪明伶俐的小老头,思维的火光一经碰撞,很多原以为不可能完成的施工难题,都逐一迎刃而解。

安六合也努力了一把,去水下催了几吨仙女果出来,又让天晴领着竺间月和史中正跑了趟俄罗斯,愣是挖了两个专家过来。

于是这天中午,电厂那边传来了好消息,最核心的机组问题解决了,最早今年年底,最迟明年开春,岛上就可以通电了!

日化厂再也不用紧着小型发电机抠抠搜搜的生产那么一点点东西了,军工厂也可以卷起袖子大力生产了。

一切,都因为一个电字而等待着井喷式的发展。

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安六合能做的都做了,便安安心心养胎。

六月,完成了夏粮收获和统计的南方双季水稻产区传来了喜报,隆安一号巨型杂交水稻,亩产一千六百五十斤!

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

以往一亩水稻可能有个五六百斤就不错了,可现在,种一亩地顶过去三亩地了。

可相对应的,对化肥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岛上没有化肥厂,全靠海岛自身的一整套循环——土地种粮食蔬菜,人吃粮食蔬菜,排便,沤肥,浇灌粮食蔬菜,倒也获得了跟使用化肥不相上下的效果。

完成了夏收的海岛,统计出来的数字居然比南方产区还高了一些,亩产足足一千七百斤!

一时间,袁大哥坐不住了,说要来岛上亲自看看。

安六合这天早早起来了,换了身神清气爽的白衬衫藏青长裤,把子琰交给了周中擎,随后领着小杰和蕾蕾在码头这里等着。

两人好久不见,亲切地握了握手,随后安六合领着他在岛上到处转了转:“化肥起效虽然快,但我个人觉得,长期以往不见得是好事。一是化肥持久性差,养分单一,虽然见效快,但很容易让土壤板结,破坏里面原本的土壤环境,二是可能会影响作物的品质,第三个我觉得最关键,化肥要花钱啊,农民在地里刨食,为了增产不得不购买化肥。现在化肥是国营的还好,可万一呢,万一有一天市场乱象了,农民对化肥产生了依赖,再也回不去那个沉下心来好好沤肥反哺大地的时代了,到时候化肥就是卡主农民咽喉的刽子手。买,成本太高,不买,粮食产量提不上去,一年到头全部白忙。”

袁大哥也有同感:“岛上环境真不错啊,你们居然安排了专门的粪便收集和处理中队,这一点是值得大力提倡的。”
请收藏本站:https://www.xnfc120.com 千千小说。手机版:https://m.xnfc120.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