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千千小说 > 从长平之战开始 > 第318章 一场廷议见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18章 一场廷议见秩序

  从长平之战开始

赵括终究是伤秦国太深了!</p>

数十万大军灰飞烟灭,再加上一个武安君白起,说句不共戴天也不为过。可以相国范睢为首的众臣居然想要趁此机会引赵括入秦,还要做他们新的武安君?!这令王龁和司马错为首的众多秦国的将领们如何能够接受?</p>

有错吗?</p>

都没有错!</p>

范睢虽是贪财,但此事却也是从秦国的利益出发。旁的不说,若是能将赵括引入,不仅可以大大削弱赵国的战力,同时也能弥补秦国主将青黄不接的问题。而年轻的赵括起码还能为秦国效力三十年。</p>

三十年,足够秦国定鼎统一诸国的局势了,甚至若是顺利的话,就此统一诸国也未可知也。仅仅这一点,秦国为之付出再多的金帛也是值得的。</p>

而王龁与司马错等将领,虽然或多或少有些许的个人情绪掺杂其中,毕竟新败于赵括,而白起又是亦师亦友的存在。只是他们的考虑,又何尝不是为了秦国着想。</p>

这边秦王刚刚以最高规格的礼遇迎回了武安君的尸首,那边就又要以大价钱迎接逼死武安君的赵括入秦?你让秦国的将士们怎么做?又让秦国的百姓们怎么想?</p>

需知,良将虽贵重,但秦国的根基却还是这群老秦人。为了一个名将,而将自己的根基丢弃,此非智者所为也。</p>

这边说将赵括引入秦国,即便不用,也是对赵国的绝大削弱,那边反手就说自赵括踏足秦土的一刻便是老秦人分崩离析的开始。</p>

总之,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甚至在愈演愈烈的辩驳过程中,两方人马几乎就要展开全武行了。</p>

只是因为武安君永久缺席的缘故,再加上武将在口舌上的天生劣势,王龁与司马错一方几乎被范睢压着打。若非秦王不时地帮忙,恐怕场面局势已经一面倒了。</p>

但随着秦王的逐渐入场,场面也悄然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原本保持中立,或是意志不算坚定的大臣们,纷纷投向了王龁一部,反对起“引赵括入秦”的提议来。无他,秦王的意志尔。</p>

可惜,已经为王数十载的秦王,他的心思哪有那么容易被猜到,就连号称心腹的范睢都未必能全懂,何况那些骑墙派。</p>

对于是否引赵括入秦,秦王心中实际早有谋算,而将此本该秘密进行的事情拿到了朝堂之上进行讨论,秦王显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p>

这场廷论的目的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讨论赵括的去留,而是为了测试长平之战大败之后,尤其是武安君离去之后,朝堂新的布局是否合理以及秦王对于朝堂的掌控力是否有所下降。</p>

没错,对于秦王而言,赵括来与不来或许也算重要,但稳住大败之后的朝局,才是他如今最为紧要的任务。</p>

如今看来,总体还算不错。</p>

文武依旧对立,虽然因为武安君的缺失,导致了实力的暂时削弱,却也不是完全没有反击之力,虽然受到压制,却也能做出应有的反抗;而随着骑墙派的倒戈,场面瞬间翻转,也充分说明了秦王对于朝堂的掌控与制衡能力。</p>

秦王表示很满意。</p>
请收藏本站:https://www.xnfc120.com 千千小说。手机版:https://m.xnfc120.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