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千千小说 > 不宋 > 187.保大还是保小?
字体:      护眼 关灯

187.保大还是保小?

  不宋

不宋187.保大还是保小?赵孟启一开始下意识的以为,吴潜在这个时候出现,是为了替徐天一求情的,因为他与李曾伯惺惺相惜,私交很好,经常诗词唱和,就是你写一首,我回应一首。</p>

所以赵孟启已经做好敷衍的准备了,哪知这老头压根提都没提那笼中之,开口便是防汛,让他有些错愕。</p>

吴潜肃容道,</p>

赵孟启从吴潜的语气中,听出了紧迫,</p>

吴潜一脸沉重,继续道,</p>

钱小胖惊呼。</p>

吴潜没打算遮掩,点点头,</p>

听到这,赵孟启明白了,这吴老头是明晃晃的要拿自己当刀使啊。</p>

以毁坏运河为代价,减轻水灾造成的损失,从整体上来说是值得的,但临安乃朝廷中枢所在,财赋供给依赖于漕运,还有官吏军民等几百万人口的粮食也要依赖漕运,这要是断了,后果不堪设想。</p>

到底是地方百姓重要,还是朝廷京都重要,很难说得清楚,立场不同,观点也会不同,做任何一种选择,都将面对灵魂与历史的拷问。</p>

赵孟启心里有一万头草尼马奔过,此刻的心情就类似于站在产房外的男人,妻子遇到难产,医生跑来问他保大还是保小,也好比面临老婆亲娘同时落水,先救哪个的狗血问题,只不过放大了千倍万倍。</p>

即便不是优柔寡断的性子,赵孟启还是感到难以抉择,</p>

老头说得很肯定。</p>

吴潜今年六十一岁,二十三岁便中了状元,堪称人中龙凤,另外他爹也是进士,还有他哥哥吴渊比他早一届中了进士,历史上将在两年后升任参知政事,所谓</p>

老头踏进官场将近四十年了,为官经历丰富得很,首次担任地方主官便是平江知府,那时他不过三十五岁,而第二次任职平江知府是在十八年前,不过那时正值蒙古人突破京湖防线,攻克襄阳,所以任上以军事为重。</p>

那时候他已经意识到太湖水利恶化,只是没有太多精力关注,去年太湖大水后,无官一身轻的老头便趁着有时间,开始研究起太湖的水利问题来。</p>

将大禹治水视为民族精神和象征的华夏,一直都没有放松过对水利的重视,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水利技术在此时达到了顶峰,随后的元明清时,许多技术却都退步和失传了。</p>

华夏的官员,多少都懂得一点水利知识,更有些优秀的人在水利方面建树非凡。</p>

吴潜在历任地</p>

方官时,便多有兴修水利之举,这两年放下政务后,便将身心都投入到钻研水利上,颇有心得。</p>

赵孟启听老头说完,脑中灵光一闪,</p>

吴潜狐疑道,那时他正对同里周边几个湖泊进行考察。</p>

赵孟启解释后,他点点头随口称赞了一句,</p>

随即赵孟启鬼使神差般问道,</p>

吴潜被这莫名其妙的问题弄得一愣,</p>

说着,老头狠狠瞪了不务正业的赵孟启一眼,也就碍于身份,不然一个大脑嘣就过去了。</p>

吴老头是谁啊,那可是在经筵上给赵昀上过课的人物,要是放在前朝,那就是帝师。</p>

赵孟启讪讪。</p>

吴老头没好气道,</p>

赵孟启耸耸肩,似乎很是随意。</p>

钱小胖急忙劝道,</p>

钱隆这倒不是危言耸听,其实不管赵孟启在这事上做哪种选择,都会落下被人诘难攻击的口实,进而质疑他的执政能力。</p>

对于赵孟启来说,什么都不做,抽身事外才是最有利的,但他并不是那种明哲保身的性格,也不可能预见将有无数人遭灾而无动于衷。</p>
请收藏本站:https://www.xnfc120.com 千千小说。手机版:https://m.xnfc120.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