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千千小说 > 红楼鼎革 > 第73章 天地不仁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3章 天地不仁

  红楼鼎革

永隆帝召见八品官员,虽非绝无仅有,也属罕见,内监忙去传达谕旨。</p>

又命人找出锦衣府最近上报的涉及柳湘莲之情报,细细翻阅。</p>

顾克贞和王业泽被赐座等待,两人相顾而视,不敢多言。</p>

……</p>

时已八月末,秋高气爽,碧空万里,凉风飒飒。</p>

领旨后,柳湘莲不敢耽搁,带上备好的奏章,骑马火速赶往皇宫陛见。</p>

内城中市井繁华,一路上人流如织,商贩叫卖,孩童嬉戏,宛然太平盛世。</p>

耳闻目睹,他不由感到庆幸,熙朝代明,此时局势未如明末那般糜烂不堪。太上皇辽东大败令永隆帝十分清醒,选择慎重应对,防守为上,勉强遏制住东虏攻势。</p>

崇祯也是可怜人,登基时才十六岁,又非自幼作为储君培养,哪里懂治国?完全是赶鸭子上架。而永隆帝则处心积虑手段冷酷——至少在外人看来如此。</p>

柳湘莲蓦然想到,满清若入关,必驱赶市民建立满城,眼前一切将不复存在,还会在城外跑马圈地捕人为奴,汉民之苦难将绵延数百年,遗患后世。想到此处,不由攥紧了拳头。</p>

有内监引领,经宫门前刀甲齐备的禁卫严密搜查,终于进入紫禁城,进入大明宫。</p>

宫殿雄伟,巍峨辉煌,衬托出皇权的无上威严。</p>

内监小步疾趋,先入内禀告,得到允许后柳湘莲方走进勤政殿中。抬眸遥见一位身穿龙袍的中年男子坐在御座上,似在翻阅奏章。</p>

还有两位熟人——户部尚书顾克贞和督饷侍郎王泽业。两人都坐在矮凳上,瞧那坐姿应当并不舒服,面无表情。</p>

殿内安静,氛围似乎不妙,柳湘莲不敢多看,一瞥之后垂头往里走。</p>

先大礼参拜,礼毕,却无人命他起身,殿内陷入静寂。</p>

永隆帝坐在御座上,面容保持的惯有的严峻,目光投落,冷眼瞧着身着八品官服的少年郎。</p>

此前忽闻“豪言”,他有些动气,国家大事岂可视作儿戏!于是命人唤来此子,想稍作教训。</p>

随后了解其近日作为,诸如建“筹饷处”、招纳少年衙役演练等,看似胡闹,细思之,更像是在步步为营作准备!</p>

现在终于亲眼见到本人,其眉眼尚有几分稚嫩。永隆帝不禁侧目去瞧一旁白发苍髯的顾尚书,以及年富力强的王侍郎,一经对比,颇觉无语:满朝公卿到底干什么吃的?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做起事来还不如区区少年趁手爽利!</p>

多少朝臣只知叫嚷不可苛待小民,勿要与民争利,有几个用心解决问题的?</p>

顾克贞也是一员干吏,勇于任事,为官清廉,可实则是个缝补匠,凭他是一辈子也想不出戏捐的点子。柳氏子就算真有更好的计划,有这样的上司,岂敢轻易泄露?招纳衙役应当是在暗中作什么谋划!</p>

他以己度人,作出如此判断,倒也歪打正着。</p>

永隆帝怒气渐消,反生期待,开口时语气和缓:“听闻你立下军令状,年底前要筹资百万两?”</p>

平淡声音中透出不可抗拒的威严,像是暴雨前的宁静,有狂暴力量积蕴其中。</p>

柳湘莲听到问话就抬头望了过去,朗声应道:“启禀陛下,确有此事。”</p>

永隆帝略显冷漠的问道:“可知军无戏言?”</p>

旁边,顾克贞微微佝偻的身躯不禁颤抖,后悔不迭——他让柳二郎立军令状只为督促其办事,可不是为了逼死他!何至于此!</p>

柳湘莲抬头挺胸,神情坚毅,信心十足,高声道:“倘若有所缺额,微臣倾家荡产弥补,否则甘愿俯首就戮!”</p>

一时满殿俱寂,宫女、内监、侍卫都忍不住偷瞄一眼。</p>

其他朝臣也经常说什么臣万死、臣死罪,那只是敬语,柳湘莲现在说的话,可是真能要人命的!</p>

永隆帝双目闪过亮色,愈发确定他的猜测没错,此人应是早有筹谋!</p>

他轻哼了声,点评道:“年纪不大,性子倒是桀骜!有何良策?速速说来。”</p>

“微臣权位既卑,不敢妄言。”</p>

清朗声音响起,说出的话却出乎意料。</p>

不敢妄言就不敢妄言,还“权位既卑”!永隆帝听得一愣,非得给你升官才肯献策?</p>

顾尚书、王侍郎忍不住相互看了一眼,俱感无奈——这小子官瘾太大了吧?陛下面前你还想要官呢!</p>

永隆帝不去理他,用惯常的方式说道:“但说无妨,恕你无罪。”</p>

谁说我有罪了?柳湘莲暗自腹诽,也不敢再拿捏,奏道:“陛下,以微臣鄙见,欲解决国用窘迫局面,非革新赋税制度不可。”</p>

戴权微不可察的冷哼一声,心道不过是老生常谈,只会惹得陛下嫌弃!</p>

却听他继续说道:“然赋税征收事关国计民生,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轻动,非微臣可妄议,是以尽心竭力搜寻新税源。戏捐即为一例,将来推而广之,可对歌舞馆、蹴鞠场等项目收税,由嬉玩者承担税负,全国数十座大城,年入百万两不难,稍补国用。</p>

但此项收入终究有限,微臣举目四顾,思之再三,田赋不可遽增,商税不可轻动,彷徨无计。有皇商薛家得知此情,亦忧心国事,愿捐银五万两以充军饷。</p>

微臣查阅方知,现今当税仅为每座铺子年征五两,与其盈利相比,着实太少,以致全国当税只有八九万两。</p>

以微臣之见,当税不宜一概而论,可分档收取,按其地域,乡镇五两,县城二十两、府城以上五十两,则总额百万两可期。</p>

如果有当铺东主认为加征之税不堪承受,说明该铺本小利微,承担风险能力极差,不适合经营此业,早日转行为妥。</p>

臣奏本中有薛家当铺盈利状况,加税是否合适,陛下一观便知。</p>

伏祈圣裁!”</p>

说罢,柳湘莲掏出拟好的奏本,内监接过转呈。</p>

除了提议加征当税及薛家捐赠,奏本还附有薛家当铺总账,本金、盈利,一目了然。</p>

永隆帝越听神色越郑重,此子虽年幼,着实是在为国筹划!待看完账目,不禁勃然而怒,直接摔向顾克贞,怒声喝道:“盈利如此之巨,只收区区五两税金?道理何在!”</p>

永隆帝向来关心田赋、盐税、商税等项收入,但当税才几万两,哪儿有时间精力去关注?此时被确凿数据所震动,税额如此不合理,国用能充足才怪!口口声声不能盘剥小民,何以无视这些巨贾盈利?取之国用何妨?</p>

顾克贞悚然而惧,慌忙站起,口称谢罪,顾不得埋怨柳湘莲闯祸,神色黯然,状极无奈的解释道:“陛下容禀,历代以来当铺都是低税,非只我朝如此,遽然加征,恐有不妥。”</p>

他只简单说了历史和现状,却没讲何以不妥。</p>

这态度表明加征当税并不容易,永隆帝很快明白过来——商税难征,当税恐怕更难!</p>

一时众人都无言。</p>

静默之中,一道声音响起,犹似晴空霹雳:“顾大人,请恕卑职不解:从来如此,便对么?”</p>

柳湘莲这厮胆大包天,竟当着皇帝的面儿质问户部主官!饶是顾克贞年迈德昭脾气不差,也气的胡子乱抖,双目瞠视,恨不得当场打死这个惹祸的臭小子。</p>

永隆帝一愣,细品这句大白话,竟然发笑,颔首赞道:“问的好!起来吧。”</p>

直到此时,柳湘莲方才得以起身。</p>

他垂手揉了揉发酸发痛的膝盖,发誓下次觐见一定要带好装备,免遭此罪。</p>

见他如此举动,众皆愕然,纠仪官尚未来得及指斥,戴权便抢上前去,指着柳湘莲狰狞咆哮:“大胆!御前不得失礼!”</p>

尖利刺耳的惊叫声把众人唬了一跳,永隆帝也不例外。</p>

柳湘莲瞟了眼蟒服玉带的老太监,猜到其身份,停下揉搓膝盖的动作,垂手而立,并不惶然谢罪,对戴权的指责恍若未闻。</p>

这位戴大总管他也是熟知的,曾派小太监去三和商号打秋风。</p>

如果花几百两能消灾,他也不会舍不得,商号平时专门预备了不匪的公关费用疏通打点各衙门。</p>

奈何对方胃口着实在太好,张口就要商号一成股子,现值四五万两!他也不怕撑死!</p>

这等敲诈勒索是没有完结之时的,即便你实力远胜对方,也未必能免,因对方是家奴,随时可进谗言。</p>

就如荣国府,元春被封贵妃后也无法免遭此厄。贾琏曾感叹“这一起外祟何日是了!”又提到“昨儿周太监来,张口一千两。我略应慢了些,他就不自在。”</p>

还有个夏太监也常去贾家打秋风,派人要钱时假惺惺说:“上两回还有一千二百两银子没送来,等今年年底下,自然一齐都送过来。”</p>

凤姐知其意,回道:“我说一句话,不怕他(夏太监)多心,若都这样记清了还我们,不知还了多少了。只怕没有,若有,只管拿去。”</p>

说到底是荣府没了顶门立户之人,权势大减,小鬼上门。</p>

柳湘莲立定主意:如果永隆帝贤明,他就倾心竭力辅助,度过这段天灾时期,造反的话杀戮太重,非他所愿,又有外患虎视眈眈,不可便宜外人。若是昏君,没说的,他先赚点儿钱,回头就抢了李自成的活计。</p>

他已经计算过,今年是农历【乙丑】年,距离最近的【甲申】年(1644年)尚有19年,也就是说,此时为1625年。这么算是因他对嘉靖朝不清楚,只记得甲申之变为1644年,李自成入京,崇祯上吊。</p>

这意味着未来一二十年,朝廷面临的局面更加艰难,要造反也不急于一时。</p>

有此底气在,所以只邀请入股,绝口不提赠送股份,想必因此得罪了对方。</p>

永隆帝瞪了眼戴权,不满意他小题大做。戴权面色讪讪,躬身而退。</p>

想了想,永隆帝问道:“加税之议既是你提出,可愿担此重任?”</p>

国内局势复杂,他发出圣旨,下面执行到什么程度就不是他说了算。</p>

对某人某事而言,的确能够一言而决其生死,事情涉及到全天下就不可控了。</p>

至于革新吏治强化皇权,他现在想都不敢想,先耐心等太上皇升天吧。</p>

柳湘莲躬身应道:“微臣领命。只是,微臣需要些东西,否则此事难办。”</p>

“何物?”</p>

“战马!盔甲!弓箭!火枪!”</p>

数言掷地有声,众皆大惊,王泽业尤甚,面色遽变,慌乱中指着他大喝道:“住口!陛下面前,休得胡言乱语!”</p>

他现在挺看好这小子的,盼着对方继续折腾。</p>

别的不说,单是多建些戏园子也好,收钱嘛,不寒碜。万一折在皇帝手里,以后找谁收戏捐去?那帮子奸诈商贾定会跳反!</p>

“你想干什么?”</p>

永隆帝并未生气,反而饶有趣味的追问。</p>

柳湘莲躬身回道:“陛下,各地多有袭杀税吏的案子,前车之鉴不可不慎。微臣生死是小,万一耽误皇命,岂不是罪过?所以欲建税卒,专司逃税漏税等不法事!”</p>

永隆帝皱眉不语。不是怀疑此子居心叵测,而是在想,此人若鲁莽蠢笨只知凭恃武力,终究难成大事,反而不能让他去办了,免得闯祸。</p>

他没有直接答应,扭头看向顾克贞:“顾爱卿觉得此议可行否?”</p>

顾克贞心里乱糟糟的直骂娘,上司最烦的就是下属搞突然袭击,你有想法为何不先在部里提出?现在直接面奏皇帝,要他怎么说?</p>

他若同意,敌方火力就会全部集中到他头上,以后工作更难做!那些权贵岂是好惹的?忠君也不是这么个忠法儿!但他也不能直接说不行,皇帝显然意动。</p>
请收藏本站:https://www.xnfc120.com 千千小说。手机版:https://m.xnfc120.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