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千千小说 > 红楼鼎革 > 第81章 共议税法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1章 共议税法

  红楼鼎革

当着满朝文武百官,永隆帝一锤定音,敲定烟草征税之策。</p>

此举意义重大——表面上打着“寓禁于征”的名号,实则彻底改变了太上皇的禁令。</p>

这是否意味着皇帝不再隐忍,开始改弦更张?许多人暗自思考这个问题。</p>

思敏锐者生出风雨欲来的压迫之感,不知太上皇会作何反应。</p>

待到退朝,众人再见到那位出身理国公府的少年郎时,目光便有些复杂。</p>

先前太上皇命他去辽东,世人都以为他是老头子看中的人。没想到转身就投入永隆帝麾下,办起事来还这么卖命。如此跳腾,胆量当真不小,着实令很多外人看不懂。</p>

其实对柳湘莲而言,朝廷上的斗争他根本不感兴趣,烂摊子而已。明末的教训就是,这些人是不足依靠的。</p>

再者,这些人一辈子耗在这些事情上,何其精明,他哪里是对手?</p>

只抱定一个宗旨,先成为对皇帝有用的人,赶紧积攒实力。</p>

朝臣沿着御道往外走,工部尚书刘闻岭唤住了顾克贞和柳湘莲。</p>

三人走到御道一旁,避开众人。</p>

看着面容英朗的少年,想着他所言,刘闻岭叹了口气,眸中泛起忧思。</p>

见状,顾克贞略有猜测,笑问道:“飞峦兄,莫非有什么指教?”</p>

刘闻岭苦笑道:“亮节兄说笑了,何谈指教?我知户部亟待筹资,但,还请稍抑烟草种植之风。须知,这世间风气,坏易而治难,不可不虑呀。”</p>

顾克贞神色转为郑重,拱手应道:“飞峦兄老成谋国之言,愚弟谨受教。”</p>

二人乃是同年,当年便有交情,私下也较为亲密。</p>

虽是应了,顾克贞心头却有些苦涩。</p>

他还为能不能收上来钱发愁呢,哪儿还管什么风气不风气的!</p>

又闲谈几句,正欲作别。</p>

柳湘莲想起一事,开口道:“阁老请留步。”</p>

刘闻岭止步,回身看他,略有不解。</p>

柳湘莲道:“阁老,前段日子,下官派人去贵部军器局领取器械,所领诸物都不甚趁手……”</p>

说了一半,便停了,相信对方能够明白他的意思。</p>

刘闻岭略感尴尬,此事他也知道,对于突然冒出来的税卒,下面的人应付了事。</p>

现在被小辈当面提及,又在老友顾克贞面前,脸上不大挂得住。</p>

这对他来讲不过是件小事,况且今日已知帝意甚坚,他也不便阻挠。</p>

便颔首道:“回去后我会告诉他们配合,你再派人去取罢。”</p>

“多谢阁老!”</p>

柳湘莲忙拱手致谢。</p>

虽有自己打造的想法,但一切初创,事务繁杂,能多沾点儿便宜就沾点儿便宜。</p>

与刘闻岭作别后,顾克贞带着柳湘莲回到户部衙署。</p>

进了公房,落座饮茶,稍作休憩。</p>

顾克贞问道:“你觉得能增收多少?可有预料?”</p>

资料缺乏,他对此一无所知。</p>

柳湘莲略作沉吟,说道:“头一年不好说,三年之后,应该可以收个二三十万两。数十年后,年入百万两不成问题。”</p>

他对此很有信心,毕竟后世都能超万亿了。</p>

顾克贞本来有些期待,听了这话,端茶的手抖了一下。</p>

别说数十年,三年之后他在不在位都不知道呢。</p>

他问的是现在,需要的是立竿见影的效果!</p>

想了想,他说道:“还是部里先议一议吧。”</p>

于是命人去请几位侍郎和郎中过来,讨论个章程出来。</p>

不多久,议事厅内,官员济济,接头交耳。</p>

因有几位主事并没有上朝,不知详情,顾克贞把事情经过简略讲了,对众人道:“陛下既然有命,交代户部办理,我等当勉力为之。只是,此物近年方传入中国,又一直被禁,没有资料可作参照。诸位中有谁比较熟悉此物?可知现在是什么情况?怎样征税最为有效?</p>

无须讳言,各抒己见。”</p>

此时烟草虽有泛滥之势,但尚未单独列出名目征税,也就没有数据。到底种了多少面积户部并不清楚,产量更不知道。</p>

能征多少税,顾大人心里着实没底儿。他也知柳二郎肯定做了功课,但不会偏听偏信他一面之词。</p>

众位同僚都不说话,沉默着。许是不知,许是不想说。</p>

在座的有位年轻主事,见状,略作犹豫,开口道:“部堂大人,下官略知一二。”</p>

顾克贞抬眸望去,微笑道:“倒是忘了,霍主事,你是闽南人吧?该当有所了解。那就说说吧。”</p>

部堂大人竟记得他的籍贯,霍主事略感自得,忙拱手道:“烟草之弊无需多言,可惜禁又禁不掉,下官深为赞同征税之议。陛下圣明!”</p>

先拍了皇帝的马屁,而后才开始说正事。</p>

“只是下官觉得,征税难处着实不少,无论是加征田赋还是商税,都似有不妥。</p>

一者,因禁令之故,地方上对种植烟草之事多隐瞒不报。如果骤然加征田赋,可能会采取欺上瞒下的手段,对上依旧推说本地没有种植,对下则借机敛财自用。这样一来,徒然肥了地方,却损了百姓和朝廷。</p>

二者,如果单独列出名目,加征商税,也不大容易。此物不像盐巴,控制盐场便可,多是零售散卖,自产自销。即便有输往外地的,各地关卡受了贿赂打点,也可能会视而不见,收不上多少税来。如果想对商铺加征,专卖此物的店铺又并不多。</p>

总之,下官觉得,征税的确于国有利,成效恐怕不大。”</p>

顾克贞听了,若有所思,眉头蹙起。霍主事虽在摆困难,说的倒也是实情,他也是这般想的。</p>

朝廷政令不是简单下发就成,还得考虑执行情况。</p>

户部如今几乎两眼一抹黑,下面难免搞鬼,又没有足够的监察力量。</p>

稍后,另有几位也说了说各自的意见,大同小异,顾虑重重。</p>

征税尚且不好办,更别提专营了,更很难实施。</p>

最后,众人竟无计可施。</p>

顾克贞有些失望,只得望向忝陪末座的柳湘莲:“柳主事,你是什么想法?”</p>

柳湘莲听了一会儿,百无聊赖。</p>

此事很困难他当然知道,所以要等到搞出卷烟之后,才提出此议。</p>

这时见众人都望向他,柳湘莲端正了坐姿,“刚刚各位大人说的都不错。”</p>

“如果征收田赋,或者征收商税,户部管控的力度就太弱了,税金流失太多。</p>

下官的建议是,对农户只加征稍高的田赋就成,地方就不会有太强烈的动机去隐瞒,毕竟被查出来也是要付出代价的。管控的重点,该是后续的‘加工’环节。”</p>

加工?众人听了皱眉,面色茫然,不解何意。</p>

多数人并没有染此恶习,不知他所谓的“加工”是什么意思。</p>

霍主事听了却有些兴奋,仿佛被挠中痒处,忙问道:“柳主事说的可是‘切丝’?近年有商贩专门收购原料后,切成细小烟丝,再行贩卖,利润可观。不过,”</p>
请收藏本站:https://www.xnfc120.com 千千小说。手机版:https://m.xnfc120.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