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千千小说 > 红楼鼎革 > 第112章 盐场建设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2章 盐场建设

  红楼鼎革

芦台场,寒风凌冽,满目萧然。</p>

但柳湘莲沿途所见光景与几日前已大为不同,灶丁脸上多带笑容,原因无他,终于能吃饱了,高兴劲儿还没过去。</p>

奸胥滑吏、恶劣灶户被杀的杀、关的关,盐场风气大变。少数漏网之鱼或潜形匿迹,逃亡在外,或夹紧尾巴做人,不敢再嚣张跋扈。</p>

能保持局面稳定,离不开减税、提价、补贴三策的落实。其实盐场灶丁不满千人,补贴所费钱粮并不多,带来的变化却很明显。</p>

灶丁为了多煎些盐,现在没日没夜的干,都担心柳湘莲走后会恢复旧状,想要趁盐价高多赚点儿。</p>

回到场署内,新管理班子出来迎接,领头的是个三十多岁的汉子,名叫杨贺。此人识文断字,向来急公好义,在灶丁中颇有威望,也曾做过皂吏,熟悉盐场的运作流程,经柳湘莲任命,暂代盐场大使。这其实是侵占都转运使的权力,这个敏感时候,想必对方不会来找不自在。</p>

能得到钦差大人的看重,杨贺自觉时来运转,颇想做出些成绩,将“暂代”二字去掉。</p>

柳钦差先在各处巡视一番,运转正常,比往常多了些过来购盐的盐商,价格是盐场所定,除了盐课,较成本上浮三成,确保灶丁能维持生计。</p>

很快逛完一圈,回了正堂,两人都坐了,柳湘莲问:“近来盐场可有异常情况没有?”</p>

杨贺挺了挺胸,脸上带笑,尽捡着好听的说:“大人放心,现在驱逐了何家的人,各家盐商凭引买盐,价格由盐场定,用的衡器是户部所发,公平交易,绝没有滥收好处的旧弊。无论是灶丁还是盐商都很满意现在的状态,咱们这些人加了薪俸,也深感大人恩德!”</p>

除了盐场大使等少数几个胥吏有微薄俸禄,一众门子、轿夫等人,都是服徭役,等于白干,这种情况下守着金山银山不捞外快根本不可能。</p>

柳湘莲相信盐场建好后利润足够丰厚,给他们增加了津贴,以后算作盐场成本。</p>

他又问:“现在灶户贩卖私盐的还多吗?”</p>

杨贺忙道:“谁敢!大人体恤灶丁,照顾有加,爹生娘养,只要不是狼心狗肺之辈,谁不感恩戴德?断不敢再违禁乱法,让大人失望。”</p>

呵呵,柳湘莲不由笑了,打量着正气满满的杨贺,心说这话决不能相信,谁信谁是傻子。</p>

他只不过打击了几家作恶多端的豪灶,其他灶户数量还多着呢,都是家庭小作坊,缺乏有效监督手段,能卖私盐怎会不卖?</p>

最多是近期收敛些,毕竟还有税卒驻扎在盐场,待风头过了再说,这就很给柳湘莲面子了。等到他一撤肯定会恢复原来的“盛况”,没了盐商压制,甚至会变本加厉,说到底还是制度问题。</p>

“你也不必遮掩,本官不是瞎子更不是傻子。”柳湘莲正色道:“以现今的制盐模式,私盐不可能禁止,所以本官才会改煎为晒,改革盐场生产方式,建设大盐场。”</p>

“啊?请恕小的蠢笨,请大人明示。”杨贺皱着眉头思索,不大理解是什么意思,拱手请教。</p>

柳湘莲没有给他解释,反问道:“毛大寿呢?走之前,我让他帮着招几位晒盐技术高超的师傅。”</p>

因为知道这些师傅好藏私,他还特意许诺做得好不仅有奖金,将来还有机会在盐场担任要职,薪酬丰厚。</p>

“昨儿才来齐全,人倒是不少,还有从其他场过来的。现在应该是在客舍呢,小的去将他们唤来?”</p>

“不必,咱们过去看看。”</p>

两人出了房间,一路走到客舍外,远远的便听到屋内有争论声,嗓音沧桑粗糙,都是老汉无疑。</p>

杨贺看了柳湘莲一眼,见他点头,就走上前去敲门,咳嗽一声:“柳大人到!”</p>

房间里发出慌乱的脚步声,很快有人开门,正是毛大寿。身上的穿着较上次见面时得体许多,虽是粗布,整洁干净。</p>

毛大寿想下跪行礼却被柳湘莲及时抬手拦住了:“私下见面,不用这样客套,诸位也是一样。”</p>

“是!多谢大人!”毛大寿受宠若惊,拱手拜见,众人也如此行事。</p>

“你们刚才在吵什么?”柳湘莲边往里走边问道。</p>

毛大寿在后紧跟着,指着铺展在方桌上的草图解释道:“我等正商议盐滩该多大规模比较划算。”</p>

柳湘莲目光落在草图上,正是晒盐法晒盐过程的示意图。</p>

他见过现代盐场,规模实在太大,从空中看,盐田被分割的方方正正,天光云影共徘徊,似一张张光洁镜面。隔了几百年,这两者自然毫无可比性。</p>

见他沉默,或许是以为他不懂,毛大寿主动解说道:“晒盐法分多种,大体来说,一种需要先淋卤(卤水即高盐度海水)再晒,一种是先晒卤再晒……”</p>

他怕柳湘莲听不明白,尽可能说的简单些,不料柳湘莲并不领情,没有追问,直接断然道:“当然用滩晒的法子,淋卤耗费人工太多,不可取。”</p>

几位师傅抬头瞧他,微有讶色,没想到这年轻人还懂晒盐,怪不得能做巡盐官儿。</p>

毛大寿回过神儿来,点头道:“大人说的有理,不过这样一来需要的盐滩面积就更大了,平整场地同样需要不少人工。”</p>

“那也比淋卤成本低许多,这是一本万利的买卖。”</p>

他指着图纸问道:“这意思仍旧是一家一户单干?”</p>

不然呢?众老汉神色莫名,没明白他什么意思。</p>

最初盐场是多家灶户集体劳动,谓之“团煎”,共用煎锅,如今有的灶户维持不下去,沦为雇工,而稍微富足的灶户则招募灶丁,变成手工作坊,他们几位目前仍旧是这种思维。</p>

柳湘莲想大幅增加产量并降低成本,则需要实行规模化经营。</p>

他看着众人说道:“改建盐滩的成本有几户承担的起?能维持多大面积?况且许多施设不是个人能建的,比如沿海堤坝,难道不建堤坝等着海潮吞没?</p>

再者,晒盐环节众多,分工合作,各司其职,产量会更高。”</p>

“这……还请大人明示。”</p>

他们仍旧没明白过来,暗生猜测——难道是想恢复团煎制?那对他们而言可大大不利!</p>

柳湘莲道:“很简单,由盐场全部灶户组成合作社,众灶丁共同生产,共同参与分配。”</p>

师傅们眉头紧皱,他们是灶户中较为富裕的一部分,怎甘心和其他赤贫灶丁一样待遇?</p>

柳湘莲知其顾虑,笑说道:“别着急,先听本官说完,不是要没收你们资产,也不是恢复团煎。这是为了充分利用沿海滩涂建设盐滩,官地和私地一体囊括,对于占用的私地会进行估价,待盐场建完后也评估盐场价值,进而核算诸位灶户所占股本,其余股本为朝廷所有。</p>

合作社内部,由全体灶丁投票选任‘场长’,并经盐场大使任命,负责管理日常生产。</p>
请收藏本站:https://www.xnfc120.com 千千小说。手机版:https://m.xnfc120.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