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千千小说 > 红楼鼎革 > 第117章 开矿建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7章 开矿建厂

  红楼鼎革

眼见平时威风八面的大使老爷和嚣张跋扈的爪牙全被当场拿下,众灶丁顿时沸腾。</p>

原来传言竟是真的!钦差老爷肯为灶户说话!该有冤报冤、有仇报仇了!</p>

饱受压榨忍气吞声的灶丁陡然被引爆怒火,争相讲述自家惨事和所知案犯罪行。</p>

“别急,排好队,一个个过来说!”</p>

一众税卒早熟悉了这套流程,维持现场秩序,引导有冤屈的灶丁控诉,负责记录的书吏则坐在椅子上奋笔直书。</p>

具体案情会有专人负责核实,包括询问人证,审查物证,最后再讯问案犯。</p>

案犯是否承认并不重要,在证据充分的情况下,甚至懒得刑讯逼供,直接定罪。</p>

手法确实有些粗糙,但这些都不是什么好人,时间又极为有限,只能如此迅捷处理。</p>

由于充分利用群众举报、顺藤摸瓜、抓大放小、立功赎罪、软硬兼施等诸般手段,很快将盐场情况大致摸清,重要案犯的罪行也被一一确认。</p>

相对州县地方而言,盐场具有封闭性,人员关系较为简单:在内,盐场大使代表官府,灶户中除了少数总催借助职权成为豪灶,其余多数沦为赤贫,几与奴隶无异。在外,有交集的无非是盐商和私盐贩子,临近的地方官府有时也来收点儿税。</p>

所以出现的罪行也很典型:盐场大使虚增名目收钱、截留盐课自肥、勾结盐商倒卖私盐、纵容豪灶侵占荡滩……而皂吏和总催则助纣为虐,狐假虎威,敲打勒索,欺男霸女,比盐场大使的迫害更甚。盐商则通过官商勾结、放高利贷控制盐场,压价、贩私盐……种种不法。</p>

在确定案犯罪行后,柳湘莲命灶丁带路,前去捉拿涉案人员。</p>

盐场地方虽大,但地广人稀,居住点儿就那么几处,所以进展迅速,当天便将主要案犯逮捕归案,罪行彻查清楚。</p>

不过,私盐贩子行踪飘忽不定,见机也快,一早察觉不妙跑路了。</p>

在芦台场时,为了安抚人心,柳湘莲曾当场斩杀了几个手上有人命的,但此后再没有杀人,这次也一样,初步审定之后,会将案子按照流程上报。</p>

国家自有法度,不可随意逾越,凭尚方剑固然可便宜行事,却不能习以为常。</p>

经过清理之后,柳湘莲让灶丁举荐,任命了盐场临时大使,随后宣布了一系列惠民政策稳定人心。</p>

同时也不忘表扬潜伏此地的张铁胆,除了奖励10两银子,也记下功劳。如今队伍规模尚小,升官儿暂时不用想,将来却大有提升机会。</p>

越支场只是开始,留下一小队人马驻扎后,柳湘莲带着不久便赶到的其余税卒和缉私营,前往临近盐场。</p>

这里不同于芦台,隔壁盐场距离很近,消息很快就会传过去,耽搁不得。</p>

.</p>

数日后,伴随着雷霆般的抓捕行动,除了少数消息灵通又性情果决的人及时溜走,暂且逃过一劫,几家盐场内作奸犯科之辈、违法乱纪之徒被尽数捉拿问罪,都没想到柳钦差连春节都不安生过。</p>

随后展开对各盐场的治理,已经熟门熟路,有抄没的赃款保障,贫苦灶户感恩戴德,民心稳固。</p>

只有一些逃窜之贼不甘心就此丧失利益,暗中勾连,企图搞事,很快被灶丁举报,落得一网成擒的下场。</p>

这一段时间,看似顺风顺水,柳湘莲却丝毫没有志得意满。</p>

亲眼目睹灶丁的悲惨生活和“上等人”的种种罪行,他越发清楚这世道的昏暗透顶。</p>

这些都是体制问题,绝非谁来整顿一番能彻底解决的。</p>

就比如这些盐场大使,他们多是胥吏出身,或是花钱买官,或是依附权贵,这种情形下,要他们保持操守,廉洁奉公,不违法乱纪,实为妄想。甚至可以说,如果他们不贪钱根本维持不了这个肥差。</p>

区区一隅之地的盐场如此,天下何处又不是如此?创造国家一半税课的盐丁生活竟然极度困苦,岂不正是全天下老百姓的缩影?</p>

柳湘莲从最初感慨诸钗“千红一哭”“万艳同悲”,想救诸女于水火,到如今越发为这些默默无闻辛劳一生的普通人感叹,需要拯救的不仅是公府侯门的千金小姐、闺阁娇娃,更是千百万饱受摧残的普通百姓。</p>

要抵抗的不仅是野蛮外族的入侵,肉体的消灭,更是本族的“吃人”传统!</p>

而要完成这一切,他需要有自己的核心势力,形成一个以他为首、代表百姓利益的团队,以便在即将到来的风云激荡中发挥作用。</p>

盐场或许可以作为,而灶丁就是首先要收心的一批人。</p>

另外,柳湘莲也很清楚,能够顺利推进不是因为他能力多强,说到底是长芦盐场规模较小,这些利益团体没有掀桌子的本钱,才有这等效果。</p>

但同样会“人亡政息”,一旦他离开便会很快恢复原状。</p>

这也是他不急于去两淮的原因,那边水太深,利益团体的强大非长芦可比,贸然进入很容易着了别人的道儿,正好借机长久保留巡查钦差的职位,只要有进展便可,先拖个一年半载。</p>

光是盐场还不够,他需要更加广阔的“根据地”,而永平府便是他选中的地方。</p>

毫无疑问,永平府是座宝库,域内资源极为丰富。不说其他,单是开平之煤、唐山之铁便意义重大。而且位置极为重要,北面以长城与蒙古诸部相隔,东虏首次内犯的破关之地便是喜峰口!东面是山海关,重要性更无需赘述。</p>

现今辽东官军野战进攻不足,凭城防守尚可,所以绕道蒙古诸部入侵关内仍会是东虏未来的选择,届时永平首府当其冲。</p>

如果能暗中在此备下一支战力强悍的小部队,便能在东虏入境分兵之后,利用地形地势和火力优势对其偏师予以毁灭性痛击。</p>

此外,万一京中忽然发生内变,也可很快挥师入京,抵顶大局。</p>

不足之处则在于此地多山地,百姓较为贫穷,承受能力薄弱,而且柳湘莲并非地方官员,更不是驻地军官,如何掩人耳目暗中发展jūn_duì ?</p>

想来想去,柳湘莲决定开矿建厂,暗中发展,不能再等了。</p>

但此事同样不易为,首先需要获得朝廷同意。</p>

禁矿之策也是承袭明制,朱元璋认为开矿“利于官者少,损于民者多,不可开”。的确符合当时战乱过后民生凋敝亟需休养生息的现实,但因此形成“矿不可开”顽固认知则大错特错。</p>

士绅担心破坏风水而阻挠,究竟是无知还是为私利,暂且不谈。官员同样认为开矿为弊政,有人甚至言之凿凿说:“开采之弊,大可虑者有八。</p>

矿盗哨聚,易于召乱,一也。矿头累极,势成土崩,二也。</p>

矿夫残害,逼迫流亡,三也。雇民粮缺,饥饿噪呼,四也。</p>

矿洞遍开,无益浪费,五也。矿砂银少,强科民买,六也。</p>
请收藏本站:https://www.xnfc120.com 千千小说。手机版:https://m.xnfc120.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