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千千小说 > 咸鱼女配又成了爽文女主[快穿] > 咸鱼女配又成了爽文女主[快穿] 第67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咸鱼女配又成了爽文女主[快穿] 第67节

  咸鱼女配又成了爽文女主[快穿]

再说第二怎么了?第二也很好啊!独龙小学那么多孩子,第二和第一一样也只有一个啊!

第二不光不该被骂,还该昂首挺胸。……是他着了相,一天天地想着些村支书面子之类的东西,把好事变成了坏事。

“但是红花,大伯从来没有真的希望你放弃读书。”

赵支书说完又看了看叶棠,以及叶棠和赵红花紧紧握在一起的手。

“春燕,伯伯谢谢你。”

赵支书厌烦赵报国一家,便不让赵虎再管自己叫堂伯。这会儿他在叶棠面前自称“伯伯”,真的是因为他由衷地感谢叶棠帮他把侄女钻了牛角尖的心思拉回来。

叶棠摇摇头,眼神清亮地回答:“我只是不乐意以后只有我一个人孤零零的念书。”

赵支书笑了。

他拍了下叶棠的肩膀,又摸了摸赵红花头。

“小花猫一个,洗洗脸快去学校把退学申请书拿回来吧。”

“还有,钱带上。……别忘了跟老师道歉。”

赵支书说着把钱塞赵红花手里。心道自己改天也要私下找独龙小学的老师们道个歉。

……要不是他画蛇添足,红花也不至于闹出退学这一出。

“哥——”

听见亲弟弟地呼唤,回头看到弟媳不明就里的目光。

赵支书大手一挥,道:“红花的婚事我去退!放心吧!”

赵红花的父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又看了看赵红花。

赵红花没去洗脸。她拉着叶棠就往外跑,一边跑还一边用手袖胡乱擦了擦脸:“春燕你跑快些!”

叶棠被拽得小跑起来。她揶揄赵红花:“退学申请又不是你,不会长腿跑了。”

赵红花脸上一红,递了个白眼给叶棠,拉着叶棠的手却是半点儿没松。

赵红花的父母还能说什么呢?

他们想让赵红花嫁人是因为这次找上门来的准亲家条件好。找条件好的亲家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赵红花以后能幸福快乐的生活。

既然红花的幸福快乐不在嫁人上,而在学校里,红花又吃苦吃得甘之如饴,他们又为什么要去妨碍红花奔向属于她的幸福呢?

“……傻孩子。”

红花的母亲嘴里笑骂一声,眼里有泪光微微闪动。

嫁给红花她爸是她爸妈这辈子为她做过最好的决定。

只是这会儿看着女儿的背影,她不由得将年少青春的自己重叠到了女儿的身上。

——倘若当年她也有机会向红花这样去读书、去学习,她是否有机会走出这座大山,去看看这个家以外的世界?

红花的父亲似有所感。他走过来搂住孩子她妈的肩,轻声对她说:“红花会好的,比我们都好……”

……

一觉醒来的秋秀玲被告知赵红花撤回了她的退学申请。

秋秀玲不觉得就赵红花事多,反倒是当场落泪,嘴里直说:“太好了……太好了……”

看到这样的老师,赵红花难免又哭了一场。

一面说着“对不起”,一面趴在老师腿上哭得直抽抽,赵红花再一次下了决心:她一定要成为老师,来帮秋老师的忙。

还有……她欠春燕的人情,她一定要还。

第77章 慧女移山27

弥良村距离独龙小学差不多有四公里路, 村子里的孩子早上四点就要起床走山路往独龙小学赶。但凡有个孩子在山路上多耽搁一会儿,到学校时就该迟到了。

秋秀玲每天造成都能看见弥良村的孩子背着装猪草的篓子向着学校小跑而来——孩童干不了太重的活计,就是留在家里也只能帮忙打打猪草、烧烧柴火。弥良村的村民们虽不知上学读书有什么用处, 可领导发话免除他们孩子上学的费用、要他们把孩子送去学校里读书, 他们又不敢不听。

于是乎弥良村的村民们想出了一个点子:要他们同意让孩子去上学可以,但这上学、放学路上的时间也别浪费。横竖山里到处都是草,就让孩子们孩子们路上“顺路”打些猪草吧。

书读好了,做什么不比打猪草强?

秋秀玲这个受过文化教育的城市人实在很难能理解弥良村村民这种丢了西瓜也要去捡芝麻的心态。

她愁啊。愁的同时又心疼弥良村的孩子们。

这些孩子, 年纪大些的还好, 脚上早已敷上了厚厚的老茧。这年纪小些的,一双脚直接被山路磨出无数血泡。有的孩子可能是从小被打多了, 也不知道疼。一脚血泡磨烂了,血水流一地也笑嘻嘻地跟秋秀玲问好。

没到这种时候,秋秀玲的心总是跟针扎似的疼。她很想做些什么,却又什么都做不了。

——弥良村比独龙村、犀儿村还要远离城市,独龙小学已经是距离弥良村最近的学校了。秋秀玲没法随意搬动独龙小学, 贫瘠的弥良村也没有可以作为学校或是教室的地方。再者,如果独龙小学被搬到了弥良村, 那就意味着独龙村和犀儿村又要恢复往日的情状, 想读书的孩子要就近,只能去大丽县的学校。

县城学校的学费是一道很高的门坎儿。但这门坎之所以看起来高,不是因为独龙村与犀儿村穷。

要知道随着这些年独龙村和犀儿村下方的公路渐渐修好, 村里与外界的往来不再那么艰难。山货容易往县城里卖了,县城里的东西也容易拿到山上来了,独龙村与犀儿村里时不时还会来些城里的游客。

此时还不像后世, 人们把“原生态”挂在嘴上,爬山必去农家乐。这时候的华国人大多还处于慕洋慕城的状态里, 觉得衣食住行都往西方人的方向、都往城市风格的方向上靠才叫上流、才叫时尚。

能来独龙村、犀儿村这种地方的游客,又往往是已经习惯了城市的浮华、并对此感到乏味,想要看些野性、自然的东西的人。能在这时代做到这一点的人,不说非富即贵,但至少是不差钱的。
请收藏本站:https://www.xnfc120.com 千千小说。手机版:https://m.xnfc120.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