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千千小说 > 红楼鼎革 > 第74章 阁臣劝谏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4章 阁臣劝谏

  红楼鼎革

大名鼎鼎的文渊阁就位于紫禁城东侧群殿之中,是内阁官员办公之地。</p>

按制,圣旨当由阁臣草拟,经皇帝过目后用印发布。</p>

永隆帝下旨后,内监奉命前来传达。</p>

众位在值阁臣得知详情,均感事关重大。能从千军万马中杀出走到如今的高位,眼光气量还是有的,他们也未必不贪财,但首要的关注点均不是加征当税,而是竟要设置筹饷司与建立税卒!</p>

司级机关岂可草率设置?职责如何?编制如何?</p>

这些全都未经朝臣商议,贸然设立,有违祖制。</p>

且永隆帝命柳湘莲负责赋税革新,如此重责岂是区区八品照磨官能承担的?</p>

况且此人只是个侥幸得到恩荫的少年!能有多少见识?何德何能担此重任!</p>

建立税卒更是荒谬绝伦,现今兵饷不足,边军尚不满员,设立此新军有何必要?</p>

难后以后但凡拖欠几两银子的税款,朝廷就要派jūn_duì 前去征讨?简直闻所未闻!</p>

贪利忘义、劳民伤财无过于此!</p>

此前他们都曾听闻皇帝命一少年收取戏捐,只当作皇帝突发奇想,也是筹集兵饷的无奈之举,主管此事的官员只视作笑话。</p>

不料这才过去几日,小小鱼儿忽翻腾起滔天巨浪!</p>

此外,他们还有一层忧思:今朝政并不稳固,贸然加征当税或酿灾殃!别处且不说,京师当铺的东主,武勋第一,文官第二,皇家和朝廷都得排在后面,寻常商贾更别提了。加税消息一旦传出,还不知要生出多少事端来!若是最后办不成,朝廷威严何在?</p>

现今内阁阁臣共有五位,都是廷议推选上来,并没有什么从龙功臣,当时永隆帝登基是借助武勋掌握大权。对他们而言,皇帝信任与否并不比名声更重要。</p>

如果放任此等不合适的旨意通过并下达,必然损伤众位阁臣的名声。</p>

当下众人稍作商议,都不肯拟旨,决定共同请求陛见,劝说永隆帝勿要行此任性之举。</p>

……</p>

等他们赶到勤政殿,经过内监传报得到允许,终于进殿时,却看到一副奇怪场景:户部尚书顾克贞与侍郎王泽业都被晾在一边,沉默无言,面色古怪,而皇帝正和一名穿着八品官服的少年交谈着。</p>

看情形皇帝此时心情不错,脸上竟然带着罕见的笑容,而且少年竟被赐了座!</p>

面圣时能得赐座也是不俗的恩典了,他们都受过此等待遇,却没见过年少小官在皇帝面前被赐座的。</p>

忽然生出某种想法:又一位佞臣出现了?太上皇当年可就是任用佞臣才一败涂地的呀!</p>

见到众位阁臣进来,永隆帝意犹未尽的暂时停止了关于小冰河期的讨论。</p>

他对这个观点十分感兴趣,认为极有道理,气候乃是长期衍变的,非因君主失德而变。</p>

数十年来明显增多的灾异便是明证,降雪结冰之界限也在不断南移,干旱更是无年不有。</p>

绝非自己登基后突然变的恶劣!</p>

他已决定,稍后定要派人研究此事,形成一套气候自然变化的理论。</p>

如此,朝臣对他的指责就能减轻许多,即便仍无法完全避免。</p>

众位阁臣依礼跪拜。</p>

永隆帝知他们是为何而来,免礼后佯作不知的问道:“诸位爱卿求见,可是拟好了旨意?”</p>

几位阁臣都望向首辅郑佑华,他是老大自然他先开口。</p>

郑首辅年过六旬,性子相对温和,是以被永隆帝安排调和各方,求同存异。</p>

他心怀警惕,可别临下台前整出这样的污点来,斟酌说道:“陛下,设筹饷司、建税卒、加当税等事,臣等以为关系重大,不可贸然行事,不如明日早朝,朝臣共同商议……”</p>

“不必。”</p>

尚未说完,便被打断,永隆帝面色微沉,说道:“奴势嚣张,攻伐不断,愈演愈烈。今边军粮饷不足,士卒饥寒交迫,如何疆场取胜?一败再败,若辽阳失守,辽东全失!宜速筹款,激励将士敢战之心,绝不可拖延,免得酿成大祸!”</p>

声音无比果断冷厉,似金铁相击,直接摆明了态度,旨意不容更改。</p>

皇帝既然态度坚决,还有什么可劝的?</p>

郑首辅也不是会当面冒死谏言的臣子,否则做不到首辅之位。</p>

当即偃旗息鼓,不再多说。</p>

老大退了,旁人却不会退。</p>

另一位阁臣躬身道:“陛下,臣对柳湘莲此人亦有听闻,年少短识,历练不足,经验浅薄,难负重任,臣以为……”</p>

“赵爱卿,莫非你想去筹饷司做事?”</p>

永隆帝再次打断:“你认为柳湘莲能力不足,你来主管筹饷司如何?朕也不要太多,明年增加百万税金即可!你意下如何?”</p>

赵阁老乍闻此语,差点儿没心脏骤停!好好的尊贵阁臣不做,去干得罪人的事儿干嘛?面色衰败,收声而退。</p>

见到两位同僚折戟,另有一位阁臣出列,躬身禀告道:“陛下,恕臣直言,当税骤增十倍,丧心若狂,闻所未闻!强夺民争利至此者,必令当铺经营艰难,关门歇业……”</p>

“自己看!”</p>

永隆帝冷哼一声,抓起御案上柳湘莲上奏的奏本砸了过去。</p>

顾克贞老眼眨了眨,终于闭上,眼不见心不烦,刚刚他也受了同样待遇。</p>

那位阁臣被唬了一跳,永隆帝向来深沉,怎突然作此无礼举动?</p>

未及多想,先弯腰捡起奏本,翻开之后,不由瞪了眼睛,这薛家竟然愿意捐出五万两?不会是犯了什么事儿吧?</p>

随后看到仅仅一家当铺每年盈利达到数千两,而当今不过缴纳区区五两,连千分之一都算不上!也深感无语,薛家昏了头吗?</p>

他改口说道:“这,这薛家毕竟是皇商,能有几家与他家想必,其他当铺……”</p>

“哦?”永隆帝见他还要争辩,忽然笑了:“张爱卿了解的如此清楚,莫非家里也开了当铺?不知年入几何呀?”</p>

张阁老额头冒出冷汗,这是欲加之罪呀!</p>

他忙跪下叩头,信誓旦旦解释道:“臣家哪里开得起这么大本金的店铺,只是,只是担心加征当税会给小民添加负担……”</p>

几乎先前顾克贞说过的话一摸一样。</p>

永隆帝早就听得厌倦了,和废话无异,喝道:“无需尔杞人忧天!京师先试行,如有不妥罢之即可!岂能因噎废食,坐以待毙!”</p>

张阁老被斥退后,永隆帝环顾众阁臣,心生不满:廷推、廷推、廷推的都是什么?</p>

说的每一句话都是老成谋国为民为国,可是全无益处!</p>

他问首辅道:“可拟旨了吗?”</p>

首辅尚未来得及回话,又有一人走出,劝道:“陛下,臣……”</p>
请收藏本站:https://www.xnfc120.com 千千小说。手机版:https://m.xnfc120.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