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千千小说 > 红楼鼎革 > 第118章 基地建设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8章 基地建设

  红楼鼎革

随着了解到的信息渐多渐深,为应对未来的天灾人祸、内忧外乱,柳湘莲心里逐渐形成一个宏大计划。</p>

民以食为天,即将到来的持续干旱长达二十年,始自陕甘,蔓延北方,扩展全国,小农经济将会彻底破产,饥饿而死的百姓不计其数,不但易子而食,甚至会发生父mǔ_zǐ 女相食的惨剧!</p>

要保证粮食供应,对柳湘莲而言,永平府南部平原最有发展潜力和战略价值——此地夏季雨水集中,多暴雨,史书中常有涝灾记录,如能广泛建设水利工程,则可化灾为利。目前多为荒凉野地,人烟稀少,有广阔荒地可供开发。只要兴修水利,改良土壤,增加投入,完全可建设为粮仓,后世便有柏各庄农场。</p>

农业是基础,想要获得决定性优势则要依靠工业,此地矿产资源极为丰富,足以进行各项工业建设。人手不缺,技术问题也不大,前期可利用畜力、水力甚至风力,后期则发展蒸汽机。</p>

工业产品要外销,运输不可不便,此地有曹妃甸等优良海港,可发展对外贸易。孙中山在《建国方略》曾言道曹妃甸:“兹所计划之港,位于直隶湾(即渤海湾)最近深水之一点。顾吾人之理想,将欲于有限时期中发达此港,使之与纽约等大,为世界贸易之路。”</p>

核心基地可设在唐山市。唐山兴起于开平煤矿的开发,彼时已是清末,当地也仅“十八家”烟户,现在更是人烟稀少,一派天然风光,可任由他挥毫泼墨。</p>

于是,在柳氏商号获得特许权后,柳湘莲派人去各个要点大肆圈地,雇佣或迁移范围内的散落百姓,并办理产权,进而设置围栏,化为庄园,准备施工。</p>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项宏伟蓝图的重中之重,便是充分发挥工匠的作用。</p>

这天,越支场的一座宅院内分外热闹。此处原是申哲铭私建的住宅,精巧华丽,被柳湘莲没收后暂时借用。</p>

外面有巡逻警戒,院内百多名中老年汉子,身上风尘未散,接头交耳交谈。他们是柳家商号半年来费力延揽的高级工匠,各有长技在身。</p>

虽然多是匠户出身,但来源各异——有的不久前还是境遇悲惨的难民或灾民,衣食断绝;有的不堪沉重徭役而又交不起代役银,饱受摧残;有的名声很大但待遇低下,遂接受重金礼聘。其中甚至有几位不喜仕途、爱好“奇yín 巧技”的读书人,慕名而来。</p>

他们如今拥有的共同身份——柳氏商号在册工匠。</p>

盐场条件简陋,申大使的住宅虽然不错,但人多房少,招待难免不周。加之正值春节,却被召唤而来,有些人心生不满。</p>

可有些人却满怀憧憬——柳氏商号被特许在永平府范围内开矿设厂的消息已经传开,参照此前广和楼和卷烟厂的例子,很可能是柳东主又发现了一门暴利生意!自己作为参与者,便是跟着喝口汤也足够了!</p>

宅院内空间最大的花厅也不足以容纳所有人,不得不在院中摆了些桌椅板凳。幸好今日风不甚大,露天开会也不至于不能忍受。</p>

不久,柳湘莲出现,众工匠收声注目,观察着这位朝中新贵,自家东主。</p>

柳湘莲穿着常服,神态从容,举止潇洒,气度沉稳,走到堂前台阶上,环顾众人,笑容爽朗,拱手说道:“诸位师傅辛苦了。本该阖家团圆,共度佳节,却委屈大家奔波,又不得不蜗居此处,实为抱歉!为表歉意,奉上区区薄礼,还请笑纳。”</p>

说罢,便有几个小厮端着盖红布的木盘走进来,一一走到各位工匠面前,奉上所谓的薄礼——十两的银锭!</p>

这东主好,不来虚的!不少人心里叫好,喜笑颜开,连声称谢。那些因为加入时间较晚,未曾见过柳湘莲的工匠,也都觉柳东主名副其实,果然平易近人,性情慷慨。</p>

柳湘莲称他们为“师傅”,除了几位读书人略觉不适,众人如沐春风,生出荣幸之感,心情大好。</p>

新人尚有些拘束,不敢说话,工坊旧人见怪不怪,知道柳东主对待工匠向来和气且敬重。一位中年汉子豪爽笑道:“二爷有啥吩咐请尽管讲,拿钱不做事,叫俺心里惭愧!”</p>

“正是!二爷快吩咐吧,咱们都准备好了!”不少人出声附和,间杂笑声,氛围越发融洽起来。</p>

柳湘莲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先坐下,而后才对刚才说话那人道:“陆师傅,你别急,需要做的事情可不少,到时你千万别喊累!之前工坊设在京师,天子脚下,不便招摇,现今在这滨海僻远之地,正好方便你施展手段。”</p>

“哈哈,不错!俺也是这么想的,总算能放开手脚了!先前放个铳还要跑到山沟里,也忒麻烦!”陆师傅哈哈一笑,欢快说道。往常他负责仿制火铳,为避人耳目,试铳要跑去山里,极为不便。</p>

柳湘莲很喜欢这种激昂进取的劲头儿,扬声道:“大家想必已经知道,朝廷特许咱们柳氏商号在永平府开矿建厂,请大家过来正是为了商议此事!”</p>

果然如此!众人已有预料,不觉意外。他们只担心没活儿干,可不会怕干活儿,忙追问:“二爷,要开啥矿、建啥厂?咱们这里干啥的都有啊!”</p>

这话不假,这些工匠的职业五花八门,不少人身上有几项看家本事,总不能全做吧?</p>

柳湘莲也不废话,朗声道:“既然大家这么心急,我便简单说说。商号这次准备要做的事情很多,目前仅我所想到的便包括这几项:</p>

一,煤矿、铁矿、冶铁厂。不说对外销售,至少也要能供应商号自身所需铁料,免得大价钱从外购买。</p>

二,兵工厂和军需厂。辽东战事不休,朝廷负担沉重,今已得陛下允许,商号可生产各类兵器和军需品,以便供应辽东。</p>

三,纺织厂。现今棉布以江南居首,然棉花多产自北地,咱们何不就近生产?而且我准备在沿海地界多种棉花,总不能大老远低价卖去南方。另外,听说羊毛同样可制成织品,保暖极好。永平之北便是蒙古诸部,如能将彼弃之无用的羊毛制成衣衫,可互惠互利,密切彼此联系,对朝廷功莫大焉。</p>

四,建材厂。商号将涉及大量工程,所需建材甚多。我听说石灰石经碾碎并烧制而成之物,与水混合可迅速凝固,几日后坚硬如石,用途极广,对修筑水利工程和边关城防大有助益。</p>

五,日常用品。想要赚钱,终究要生产百姓所需之物,在我看来,现今有很多值得做的。比如玻璃,只一味模仿玉石,令得价格居高不下,这是走上了歧路!此物原料廉价易得,不过是烧制而成,便该如陶器、瓷器一般,让百姓用得起,走入千家万户。</p>

以上这些都是泛泛而谈,只是几个大方向,做什么、如何做还要诸位来参详。商号能做的便是提供充足的试验资金,待技术成熟便投产。”</p>

说到这里,柳湘莲停了下来,留给众人反应的时间。</p>

工匠们无不面现惊容,各自相顾,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抑或出现幻听——他们猜到这次的手笔不会小,可也绝没料到竟想搞这么大!而且所言之物,有的闻所未闻,令人如坠梦中。</p>

但不得不说,其中任何一项如能实现,都意味着财源滚滚!</p>

“二爷,技术上怕是存在不少难题吧?”有人蹙眉问道。画饼充饥也不带这么玩的,怎么听着像是说书讲故事呢!</p>

柳湘莲知道这些工匠虽有技术,眼界未必有多高,点拨道:“不错,技术上的确存在不少问题。比如炼铁,如何才能生产出满足枪炮要求的优质钢材?如何才能降低生产成本?如果做不到,和其他冶铁厂有何区别?又何必自建!</p>

而这正是需要诸位要做的!我对大家的能力很有信心!为了保障格外的待遇,今后凡在技术上有所创建者,不仅会提升资格,奖励现银,还会赠与商号下属各司股份!”</p>

柳湘莲作为东主,身份不凡,当众说出更显得极有诚意。众人无不振奋,已然跃跃欲试。</p>
请收藏本站:https://www.xnfc120.com 千千小说。手机版:https://m.xnfc120.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